第332章 16团的与有荣焉(2 / 2)

他们深知,自己手上操纵的,不仅仅是武器,更是老团长方东明的期望和16团的荣耀。

林志强他们偶尔也会过来看看,看到炮兵排训练渐入佳境,都满意地点点头。

“像那么回事了!”林志强对丁伟说,“老团长要是知道他的炮在咱16团这么受待见,这么快就能响,肯定高兴!”

丁伟望着训练场上升腾的硝烟,目光似乎穿透了群山,看到了黄崖洞深处那个忙碌的身影,喃喃道:“是啊……他肯定高兴。咱们……也不能让他失望。”

…………

黄崖洞兵工厂的锤声和16团训练场的炮声,并未能驱散太行山根据地日益凝重的战争阴云。

在八路军总部那间最大的窑洞里,气氛严肃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已被密密麻麻的箭头和符号覆盖。

代表日军动向的蓝色箭头,正从平汉、正太、同蒲几条铁路线以及晋西北方向,如同数条毒蛇般,向着太行山根据地的核心区域缓缓延伸、收紧。

副总指挥背着手,站在地图前,眉头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他手指夹着的烟卷已经烧到了尽头,却浑然不觉。

副总参谋长则坐在一旁的木桌边,面前摊开着厚厚一叠情报汇总和敌我实力对比分析,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沉凝。

“岩松义雄这个老鬼子,看来是铁了心要跟咱们拼死了。”副总指挥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带着一股压抑的火气。

他将烟头狠狠摁在旁边的瓦罐里,“看看这阵势,驻蒙军骑兵、独立混成旅团、老牌师团……动用的兵力比以往任何一次扫荡都要多!胃口不小啊!”

副总参谋长拿起一份情报,语气沉稳却透着凝重:“不止兵力。情报显示,日军此次物资囤积量极大,尤其是在炮弹和航空炸弹方面。

他们显然是接受了之前的教训,打算用绝对的火力优势,一寸寸犁平他们怀疑的区域,直到找到我们的兵工厂和主力。”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铅笔点着几个关键节点:“他们的战术意图也很明显。

利用骑兵和快速部队进行外围封锁和机动打击,主力步兵师团则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堡垒推进战术,企图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最终将我们压迫在预设区域内进行决战。”

副总指挥冷哼一声:“想得美!老子又不是阎老西,还会摆开阵势跟他硬碰硬?”

他猛地一挥手,“他打他的,我打我的!他想找咱们主力决战,咱们偏不让他找着!他想砸咱们的工厂,咱们就让他扑个空!”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副总参谋长:“老规矩,化整为零!主力部队以营连为单位,分散转移,利用山区复杂地形跟鬼子捉迷藏!

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全部动员起来,用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不断骚扰他的后勤线,消耗他的兵力,拖垮他的士气!”

“但是,”副总参谋长推了推眼镜,指出关键问题,“兵工厂目标太大,机器沉重,转移极其困难。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有一个万全之策。”

副总指挥的目光投向地图上黄崖洞的方向,眼神变得深邃:“黄崖洞……是咱们的心头肉,也是鬼子最想咬一口的肥肉。不能硬守,但也绝不能轻易放弃。”

他沉吟片刻,断然道:“命令!总部警卫团、特务团各抽一个加强营,秘密向黄崖洞外围机动,构筑隐蔽阻击阵地。

同时,李云龙的新一团就别转换驻地了,给老子好好守着黄崖洞兵工厂。

配合兵工厂附近有利地形,小鬼子就算来一个联队,也得被咱们打得满嘴掉牙!”

“另外,”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告诉各作战部队,尤其是像丁伟16团这样刚刚换装了新式武器的,不要吝啬炮弹!

抓住战机,就要给老子狠狠打!既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也要在实践中检验新装备,锤炼部队!

要把这次反扫荡,变成咱们新武器的试金石!”

副总参谋长迅速记录着要点,补充道:“情报工作必须跟上。要动用一切力量,严密监视日军各部队动向,尤其是其重炮和战车部队的位置。

必要时,可以组织精干小分队,进行渗透破袭,打掉他的眼睛和獠牙!”

“可以!”副总指挥赞许地点点头,“就这么办!总部立即下达预备命令,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群众疏散、粮食隐蔽工作也要立刻开始。

咱们要让岩松义雄这老鬼子明白,太行山,不是他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

他想碾碎咱们,就得做好被崩碎满嘴牙的准备!”

…………

刘明远捏着总部的急电,脚步生风地闯进车间,额角还带着汗。

窑洞里回响着金属的刮擦声,方东明正俯身在那门拆解的九二步炮炮闩上,和周师傅低声讨论着什么。

“东明!”刘明远声音发紧,将电文递过去,“总部急电!鬼子大规模异动,岩松义雄调集重兵,扫荡怕是就在眼前了!要求我们立刻进入战备,确保工厂安全!”

方东明抬起头,脸上沾着油污,目光却沉静得像深潭。他扫了一眼电文,随手递给旁边的周师傅,又拿起一把卡尺,测量起炮闩的一个零件。

“厂长,别慌。”他声音平稳,带着一种让人心定的力量,“鬼子哪年不来扫荡?哪次真摸到咱们黄崖洞跟前了?太行山这么大,够他们转悠的。”

“可这次不一样!兵力、规模……”

“是不一样。”方东明打断他,嘴角甚至牵起一丝淡笑,“咱们也不一样了。魏大勇!”他朝门口喊了一声。

魏大勇立刻跨步进来:“厂长!”

“去,告诉李云龙李团长,咱们的安全就交给他们新一团了。”

“是!”魏大勇转身就跑,干脆利落。

方东明这才看向刘明远:“咱们这地形,鬼子重炮拉不上来,飞机找不到洞门。来了,就是挨揍的命。放心吧,厂长,天塌不下来。”

他用手背抹了下额头的汗,留下道黑印,目光又粘回了那复杂的炮闩上:“现在咱们的头等大事,是它。”

他敲了敲冰冷的炮钢:“鬼子送上门来的‘教员’,不能白瞎了。周师傅,你看这个闭锁凸笋的磨损,我估摸着重锻时得加三分火。”

周师傅凑近,眯眼看了看:“嗯,是有讲究。还得试试热处理的韧口。”

刘明远看着再次沉浸到技术难题里的两人,张了张嘴,满腹的焦虑竟一时被堵了回去。

车间里嘈杂的声响似乎也变了调,不再是危险的预兆,而是某种坚不可摧的底气。

他深吸一口气,油污和金属的味道冲进肺里,莫名地让他镇定下来。

“行了,”刘明远摇摇头,语气也松了下来,“你这心里有底就行。那我先去安排群众疏散和物资隐蔽的事。”

“行。”方东明头也没抬,全部心思已回到图纸和数据上,“鬼子来的路上,咱们多车出一个零件,就是多攒下一分揍他们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