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本营的诘难(2 / 2)

土肥圆的语气十分肯定,“将笨重的机床装入轰炸机?且不说如何装卸固定,其载重量和舱室空间也根本不适合运输大型工业设备。

这超出了技术范畴,更超出了八路军的想象和能力范畴。他们或许能侥幸开动飞机进行轰炸,但绝无可能用于此种用途。这违背军事常识。”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当前的重点,应是天空与地面结合。

天空,继续搜寻那十二架轰炸机的临时藏匿点,找到并彻底摧毁它们,绝不能让它们再次投入战斗。

地面,全力封锁、破坏交通线,迟滞并打击其地面运输队。

同时,启动所有潜伏情报员,不惜一切代价,查明八路军获取飞机的真相,并实时汇报晋阳兵工厂设备拆卸和运输的具体动向。”

多田俊沉默了片刻,土肥圆逻辑清晰、基于“常识”的分析,暂时压下了他的一些狂乱猜想。

是的,飞机用来运机器?这太荒诞了。八路怎么可能想得到、做得到?

但他的不安并未完全消除。和八路军交手多年,这支部队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用最简陋的条件创造出最惊人的战果。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躁动,盯着土肥圆,一字一句地说道:“土肥圆君,我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你。

特高课在华北的所有力量,必须全部动起来!我要知道那些飞机到底是怎么丢的!

我要知道晋阳兵工厂里每一台重要机器的去向!我要你在他们的指挥部里,在他们的运输队里,都安上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厉:“我不看过程,只要结果!如果再有重大情报缺失……土肥圆君,你我一起向天皇陛下谢罪吧!”

土肥圆贤二深深鞠躬,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嗨依!请司令官阁下放心!特高课必将倾尽全力,揭开谜底,阻止敌人!”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带着阴冷的自信,“苍蝇飞过也会留下声音。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八路军不可能完全掩盖痕迹。

无论是天上的飞机,还是地上的机器,他们都藏不住。”

多田俊挥了挥手,示意他立刻去办。

土肥圆再次鞠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办公室。

门关上后,多田俊疲惫地跌坐回椅子,手指用力揉着刺痛的太阳穴。大本营的电报像一道催命符,贴在他的额头上。

土肥圆的分析听起来合理,但他心底那丝莫名的不安,却如同窗外渐渐聚拢的乌云,沉甸甸地压下来。

他总觉得,敌人这次的手段,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

老总和副老总回到总部窑洞时,天已彻底放亮。

晨光透过糊窗的棉纸,在简陋的土炕和挂满地图的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窑洞里烟雾缭绕,老总刚掐灭一根烟卷,又下意识地去摸烟盒。

副老总则直接走到那张最大的华北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新添的密密麻麻的标记。

“总算开了个好头。”

老总吐出一口浊气,声音里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但更多的是一种压不住的振奋,“东明这小子,硬是把天捅了个窟窿,还把宝贝给咱们塞进来了!”

副老总没回头,手指点在地图上晋阳的位置:“头是开了,可这窟窿口子四面漏风。鬼子不是傻子,吃了这么大亏,缓过劲来就要拼命。”

他手指向西移动,划过代表驻蒙军快速支队的蓝色箭头:“这路,是冲着心窝子来的铁钉子。”

手指又点向几个日军机场符号:“天上的秃鹫,眼睛都瞪红了。”

最后,手指敲了敲晋阳周边区域:“多田俊现在最想的,就是把咱们刚吃下去的,连血带肉再掏出来。”

“他做梦!”老总哼了一声,划着火柴点燃新的烟卷,“到了老子嘴里的肉,就没吐出去的道理!”

话虽硬,但他眉头同样锁紧。

两人都清楚,此刻才是真正较力的开始。空运成功只是奇招见效,但真正要消化掉晋阳这块肥肉,靠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和精细到极点的调度。

“告诉120师长、王旅长和陈旅长,”老总沉声道,“晋阳城防不能松,尤其兵工厂区域,要当成铁桶来守。

李云龙那小子,拆东西搬东西在行,但警卫工作不能全指望他,让385旅再抽一个团进去,统一指挥,确保万无一失。”

副老总点头,迅速记下要点:“地面的硬骨头要啃,天上的眼睛也得戳。

沿线所有防空哨、高射机枪阵地,必须二十四小时睁着眼。

发现敌机,不用请示,直接开火!用烟雾、用假目标,迷惑他们,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找目标。”

“还有,”老总走到桌边,看着上面那份粗略统计的兵工厂设备清单,手指在上面重重一敲。

“告诉东明和刘明远,拆卸搬运要分优先级!最精贵、最难造、最急需的,优先走!

能空运走的绝不留恋,不能空运的,拆解打包要科学,保证到了地方能装上就用!别捡了芝麻丢西瓜,更别磨磨蹭蹭,让鬼子堵在家里!”

副老总补充道:“陆路运输队伍要组织好,分段接力,昼伏夜出。

沿途军区、分区、游击队,都要动员起来。不仅是掩护,更要主动出击,袭扰南下日军,破坏道路,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代价!

要把咱们的根据地变成烂泥塘,困死鬼子的战车!”

一道道指令从这间烟雾弥漫的窑洞里发出,通过嘀嗒作响的电波,穿越山川河流,精准地投向各方。

老总深吸一口烟,看着地图上已被红色箭头标注出的几条主要运输路线和阻击区域,忽然冷笑一声:

“多田俊现在,怕是正盯着咱们怎么把这些铁疙瘩从晋阳挪窝呢。”

副老总也露出了一丝锐利的笑容:“那就让他盯着。他以为咱们只有陆路一条道,天上的便宜,占一次就够了。咱们偏要再给他上一课。”

他走到另一台电报机前,口述了一份给晋阳前指和机场方的密电:

“‘木材’需尽快‘阴干’,‘种子’择优良者先行‘南飞’。‘伐木’工程可昼夜不停,但需防‘山火’。”

电文简短而隐晦,但前线的指挥员们必然能读懂:已拆卸设备(木材)尽快隐蔽或转运,精密核心设备和技术人员(种子)优先空运。

地面拆卸搬运(伐木)可加快进度,但务必严防日军空袭和特务破坏(山火)。

发完电报,两位老总相视一眼。老总将烟头摁灭在简易烟灰缸里,目光再次投向地图,声音沉稳有力:

“告诉同志们,时间在我们这边。每多运回一台机器,咱们战士以后就少流一滴血。这仗,有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