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牧羊人:活着再见 > 第47章 毒窟迷影:兰草暗刃

第47章 毒窟迷影:兰草暗刃(1 / 2)

地下车库的通风扇“嗡嗡”地嘶吼着,像是生了锈的齿轮在互相啃噬,扇叶上的铁锈和灰尘结成了黑褐色的痂,随着转动不断抖落——那些碎屑不是普通的灰尘,而是混着金属颗粒的铁屑,像被风吹散的细沙,“簌簌”地砸在水泥地上,混着车库的回声,像无数只小虫子在暗处爬动,听得人头皮发麻。

空气里裹着一股三层叠加的怪味,呛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最浓的是头顶破裂的消防管道渗出来的铁锈味,带着潮湿的金属腥气,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铁链子,吸一口都觉得喉咙发紧,连鼻腔里都泛起一股涩味。中层是角落那两个鼓胀的废弃油箱挥发的汽油味,暗黄色的油污顺着油箱缝隙往下渗,在地面积成一滩黑渍,挥发的油气像针一样扎鼻子,辛辣得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连眼泪都快逼出来。最底下还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化学异味,甜得发腻,像变质的蜂蜜,却又裹着一股极淡的苦杏仁味——那是不知名化工原料的味道,闻多了让人头晕目眩,下意识地就想屏住呼吸,生怕多吸一口就会中毒。

头顶的荧光灯坏了足足三分之一,剩下的十几根也都在苟延残喘:灯管两端已经发黑,像得了重病的人的眼窝,每三秒就“滋啦”响一声,惨白的光线忽明忽暗地扫过车库。亮起来时,能看清地面的油污和裂缝;暗下去的瞬间,黑暗就像潮水般涌上来,把那些模糊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总让人觉得暗处藏着什么东西,正随着灯光的闪烁悄悄移动。

远处靠墙的位置,堆着四个蒙着黑色帆布的铁桶。帆布被常年的油污浸得发硬,边缘烂了几个不规则的洞,露出里面锈迹斑斑的桶身——铁锈像鳞片一样剥落,红棕色的锈粉粘在帆布上,风一吹就往下掉。其中两个铁桶的接缝处裂了细缝,深褐色的液体正顺着裂缝慢慢往下淌,像凝固的血痂被泡开,在水泥地上拖出蜿蜒的痕迹,像一条条爬动的小蛇。那些液体流过的地方,水泥地已经被腐蚀得不成样子:表面结着一层灰白色的硬壳,用脚尖轻轻一碰就会碎成粉末,底下还藏着一道道细密的裂纹,仿佛再踩一脚,整块地面就要塌下去。

整个车库像个密不透风的铁盒子,只有通风扇的嘶吼、荧光灯的“滋啦”声,还有液体滴落的“嗒嗒”声,在空旷的空间里来回回荡。站在这里,连呼吸都觉得沉重,总觉得黑暗里有双眼睛在盯着,每一次灯光闪烁,都让人忍不住攥紧拳头,心脏“咚咚”地跳,生怕下一秒就会从阴影里冲出什么东西来。

肖雅走在前面半步的位置,我这才惊觉她早就换了行头——之前那件沾着腥狗血渍的月白色棉麻连衣裙彻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深炭黑色的工装裤。裤料是厚实的帆布材质,摸上去硬挺却有韧性,膝盖外侧缝着两块巴掌大的凯夫拉补丁,补丁边缘的线脚是细密的双针锁边,针孔均匀得像机器打的,显然是为了耐磨特意加固的。裤脚被她用力塞进黑色马丁靴里,靴筒高及脚踝,鞋头是防撞的钢头设计,鞋侧的金属扣环随着她的脚步轻轻碰撞,发出“叮、叮”的轻响,在寂静的车库里格外清晰,却没有半分拖沓的杂音。

她的上半身罩着一件黑色冲锋衣,拉链拉到胸口,露出里面深色的速干t恤。冲锋衣的腰间别着那把伯莱塔92F,枪身被衣料遮住大半,只露出半寸长的防滑握柄——握柄上的纹路被磨得有些发亮,显然是常年握持留下的痕迹,在车库闪烁的荧光灯下,能隐约看到握柄上嵌着的细小汗渍。她的右手自然垂在身侧,指尖离枪柄只有两指的距离,像是随时能拔枪,姿态熟稔得像是枪和手长在了一起。

最让我心惊的是她的步态。之前喂我喝粥时,她的脚步轻得像猫,带着几分温和的试探;可现在,她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水泥地的接缝处,落脚时 heel 先着地,再轻轻碾过脚掌,几乎听不到声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利落。她的脊背挺得笔直,肩膀微微后沉,头也不回却像能看清身后的动静,仿佛这弥漫着铁锈和汽油味的地下车库,是她走了千百遍的自家后院,每一块裂缝、每一个拐角都刻在她脑子里。

我跟在后面,左臂的肿胀还没消,缠着的无菌绷带勒得胳膊发紧,绷带边缘蹭过皮肤,留下一阵刺痒。指尖的麻意又像电流似的窜上来,这次是从小指开始,顺着指缝往掌心爬,麻意里还裹着一丝细微的刺痛,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那是Rkb1的毒性在作祟,像条藏在血管里的毒蛇,总在我稍微放松时就咬一口,提醒我此刻半点大意不得。

我的右手不自觉地摸向胸口,隔着两层衣服,能摸到那枚黄铜警牌的轮廓。警牌边缘被我和老周摩挲得发亮,正面的警号“0”已经磨得有些模糊,边角还留着老周上次握它时磕出的小坑。冰凉的金属硌着我的第三根肋骨,硬邦邦的,像老周生前拍我肩膀时的力道,又像他牺牲前攥着我手腕时的温度,无声地盯着我,仿佛在问:“袈沙,你看清眼前的人了吗?”

我盯着肖雅的背影,看着她冲锋衣下摆随着脚步轻轻晃动,看着她腰间那若隐若现的枪形轮廓,心里的疑团像潮水般涌上来。这个前一秒还在给我吹凉粥的女人,此刻浑身透着的干练和警惕,和“保姆”两个字没有半分沾边。她到底是谁?这身行头是早就备好的,还是临时换的?她对这里的熟悉,是潜伏时摸透的,还是另有原因?

车库的荧光灯又闪烁了一下,惨白的光扫过她的侧脸,我瞥见她耳后那枚极淡的兰草纹身,再想起她中控盒上的同款暗纹,心脏猛地一沉——这些细节串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网,正慢慢把我裹住,让我连呼吸都觉得发紧。

“这边。”

肖雅的脚步突然顿住,像被无形的线拽住似的,没有丝毫拖沓。声音从她齿间挤出来,带着一丝金属般的冷硬,在车库空旷的空间里撞出回声,“嗡嗡”地缠在通风扇的嘶吼声里,听得我后颈的汗毛微微发紧。她没有回头,脊背依旧挺得笔直,只有右手极轻地往斜前方指了一下——指尖的方向,正是车库最深处的车位。

我顺着她的手势看去,心脏猛地一沉。

一辆黑色迈巴赫静静泊在车位中央,像一头蛰伏的巨兽。车身是哑光黑的漆料,不是普通的亮面,在闪烁的荧光灯下泛着冷冽的暗光,像蒙了一层薄霜的黑曜石。车身没有一丝划痕,连门把手下方都没有常见的指甲印,显然是有人每天用麂皮布擦拭。轮毂是多辐式的,银黑色的金属表面擦得锃亮,缝隙里连一点灰尘都没有,胎纹里还沾着新鲜的柏油颗粒——不是车库里的陈旧污渍,说明它刚被开进来不久。

最扎眼的是车头的三叉星徽,金属质感的徽标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反射着细碎的光。徽标正下方两厘米处,嵌着一个米粒大小的摄像头,镜头是深黑色的,正对着我们的方向,却没有亮起红色的警示灯——它没有报警,反而像在“注视”着肖雅,透着一股诡异的熟稔。这绝不是巧合,它认识她。

肖雅抬步走向车门,右手自然地搭在门把手上。我眯起眼睛,才发现门把手内侧的凹槽里,嵌着一个指纹识别器——只有指甲盖那么大,颜色和门把手的哑光黑融为一体,边缘打磨得毫无痕迹,不凑到跟前根本发现不了。她的指尖按了上去,不是随意一放,而是精准地对准识别区的中心,指腹的薄茧刚好贴合识别器的弧度——显然是按过千百遍的姿势。

“嘀。”

一声极轻的解锁声,像蚊子哼唧,几乎被通风扇的“嗡嗡”声盖过。车门“咔嗒”一声弹开一道缝,没有钥匙,没有密码,就凭她的指纹,打开了这辆价值百万的豪车。我盯着那扇弹开的车门,脑子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莲花帮的打手们开的都是贴满贴纸的二手破车,阿逸的车也不过是辆二十万的帕萨特,肖雅一个“保姆”,怎么会有迈巴赫的指纹权限?

“上车。”

她拉开驾驶座车门,声音里的温软彻底消失了,只剩下不容置疑的指令感,像当年边防站的教官下达任务时的语气。我犹豫了半秒,指尖的麻意又窜了上来——Rkb1的毒性还在提醒我处境危险,可眼下,我没有别的选择。

弯腰坐进副驾驶座的瞬间,真皮座椅的触感先传了过来——不是久置的冷硬,也不是暴晒后的灼热,是刚好贴合人体体温的32度,像晒过太阳的棉被,却比棉被更细腻。我下意识摸了摸座椅侧面的按钮,没有被按过的痕迹,显然是有人提前通过手机App远程调好的。这细节让我心里的疑团更重:谁会为“保姆”的副驾提前调座椅温度?肖雅到底是谁?

荧光灯又闪烁了一下,惨白的光扫过中控台,我瞥见上面放着的银色金属盒——盒盖上的兰草暗纹在光线下一闪而过,和肖雅耳后的纹身一模一样。通风扇的嘶吼声还在耳边,可我觉得周围的空气越来越闷,像有一张无形的网,正慢慢把我裹住,而肖雅,就是织网的人。

车内极简得近乎刻板——没有挂饰,没有香薰,甚至连中控屏幕都保持着黑屏状态,只有仪表盘上微弱的冷光映着内饰的深色真皮。唯一的“装饰”是中控台上的银色金属盒,巴掌大小,盒面是细腻的磨砂工艺,摸上去没有丝毫冰冷的金属感,反而像温润的玉石。边缘经过六道倒角打磨,光滑得能映出模糊的人影,连一丝毛刺都找不到,显然是手工精细打磨的成品。

盒盖上刻着一朵暗纹兰草,线条细到只有0.1毫米,是激光微雕的工艺——平时看只是一片淡淡的阴影,只有当车库的荧光灯闪烁、光线恰好掠过盒面时,才能看清兰草的叶脉纹路:主脉挺直,侧脉分叉均匀,连叶尖的细小锯齿都清晰可见。这纹路我太熟悉了——和她之前月白色连衣裙领口绣的兰草一模一样,只是一个是针绣,一个是激光雕刻,却同样透着一股刻意的精致。

肖雅绕到驾驶座,拉开车门的动作没有半点迟疑,像开自己用了几年的车:左手搭在车门上沿,右手握住内把手,轻轻一拉一推,车门就以完美的角度打开,既不会撞到旁边的车位线,又方便落座,流畅得像刻进肌肉的记忆。

她从冲锋衣内兜掏出一把钥匙,金属钥匙柄冰凉刺骨,贴在她温热的掌心却没有丝毫水汽。钥匙柄上刻着一串西里尔字母“koл”,笔画遒劲,是手工錾刻的,不是机器压制的流水线产品。她将钥匙插入孔中,没有丝毫卡顿,转动时只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响——锁芯显然是经过特殊润滑的,和普通车钥匙插入时的生涩感截然不同。

点火的瞬间,我几乎没察觉到发动机启动——只有一阵微弱的“嗡”声从车底传来,像远处的蜂鸣,被车库通风扇的嘶吼声盖过大半。这绝不是普通迈巴赫的引擎声,显然是经过专业调校的静音装置,连排气都做了消音处理,光是这一项改装,就至少要几十万。

她没有立刻挂挡,而是伸出右手,指尖在金属盒侧面的凹槽处轻轻一按——盒盖“咔嗒”一声弹开,里面铺着黑色天鹅绒,绒布的密度极高,摸上去像云朵般柔软,能完美固定里面的物品。盒内分了三个格:左边放着三支不同颜色的针管,中间是一个巴掌大的银色冷藏盒,右边是一个装着酒精棉的小格子。

肖雅的手指精准地捏住中间那支深绿色针管,针管管壁是医用级玻璃,通透得能看清里面淡绿色的液体,管身上印着一串细小的编号“LK-071”,字体小到需要眯眼才能看清,显然是内部使用的编号,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普通针剂。针尖是不锈钢材质,闪着冷冽的光,没有一丝锈迹,连针孔都透着精致的规整。

“先给你打支缓解剂。”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递杯温水”,没有多余的解释,左手自然地伸过来,按住我的右臂——指尖避开了肘部的肿胀处,落在肌肉最厚实的小臂位置,她指腹的薄茧蹭过我的皮肤,带着一股熟悉的兰草香,和她之前给我擦脸时用的护手霜味道一模一样。

我没有反抗。一来指尖的麻意已经顺着手腕往胳膊肘窜,像无数只蚂蚁在爬,连握拳头都觉得费力;二来我想看看,这个神秘的女人到底要做什么。肖雅捏着针管的1\/3处,针头以45度角斜着刺入皮肤——角度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刚好避开皮下神经。推药的速度均匀得可怕,我盯着她的手指,每0.5秒就推一次,每次推0.1毫升,液体注入时没有丝毫胀痛感,只有一股清凉顺着血管蔓延开来。

不过十秒,之前指尖的麻意就像被温水冲散的墨,渐渐淡了下去,连肋骨处的钝痛都轻了不少,呼吸也顺畅了些。肖雅拔出针管,随手将它扔进盒内右侧的废弃槽里,又抽出一片酒精棉,按在我的针孔处,力道刚好能止血,却不觉得疼。

做完这一切,她才挂挡踩油门。迈巴赫缓缓驶出车位,车轮碾过地面那滩深褐色液体时,没有丝毫打滑——轮胎是特制的防滑胎,胎纹里的凹槽能快速排水。肖雅转动方向盘的动作极稳,连转弯时都没有半点顿挫,方向盘在她手里像有了生命,精准地避开地上的坑洼和铁桶,连车轮离车位线的距离都保持在十厘米左右,比驾校教练的技术还要精湛。

我坐在副驾上,看着她专注的侧脸——荧光灯的光在她脸上忽明忽暗,映出她紧抿的嘴角和沉稳的眼神。中控台上的金属盒还开着,那支深绿色针管躺在废弃槽里,像一个无声的问号。她怎么会有这种内部编号的针剂?怎么会有如此专业的注射手法?这辆经过特殊改装的车,到底是谁的?

无数个疑问在我脑子里打转,可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和不容置疑的沉稳,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肖雅”——这个前一秒还在给我吹凉小米粥的女人,此刻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与“保姆”身份截然不同的专业与神秘,像一本被锁住的书,我连扉页都没看懂。

车库出口的卷帘门“咔啦咔啦”地往上爬升,链条生锈的摩擦声像钝锯在割木头,每一节金属帘片碰撞时都带着震颤,震得头顶的管道都微微晃动。帘片上积满了灰和油污,有的地方已经锈出了洞,露出里面的钢芯,升起时还带下几片墙皮碎屑,“簌簌”地落在地上。随着帘门上升,一道微弱的外界光线挤了进来,在地面投下一道越来越宽的光带,把车库里的阴影切割成两半。

门外站着两个穿黑色西装的守卫,身高都在一米九以上,肩宽背厚,把笔挺的西装撑得鼓鼓囊囊,袖口处能隐约看到小臂的肌肉线条。他们手里握着黑色橡胶棍,棍身包着防滑胶套,末端印着“雷朵安保”的白色字样,棍头被磨得发亮,显然是经常使用。腰间别着银色的摩托罗拉对讲机,天线立得笔直,指示灯“滴滴”地闪着绿光,耳麦线从领口绕出来,贴在他们棱角分明的脸上。

两人原本呈跨立姿势站着,眼神像鹰隼似的扫过车库入口,连通风扇吹起的灰尘都不放过。可当迈巴赫的车头刚露出半个轮廓时,他们紧绷的肩膀瞬间放松,跨立的双腿不自觉地并拢,脸上的警惕像退潮似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刻意的讨好——嘴角咧开,眼角堆起笑纹,连原本凌厉的眼神都柔和了三分。

肖雅没有减速,只是伸出左手,按下驾驶座的车窗按钮。玻璃缓缓降下,露出她平静的侧脸。她从储物格里拿出一个黑色证件夹,真皮封面摸着厚实,边缘烫着金色的卷草纹,花纹细腻得能看清每一片叶子的脉络。封面正中央印着雷朵集团的“天狼”标志——一头仰天长啸的狼,狼眼是红色的烫金,周围环绕着火焰状的花纹,透着一股威慑力。

左边的守卫快步上前,双手接过证件夹,动作小心翼翼,像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他的手指有些粗糙,指甲缝里还沾着点机油,却在碰到真皮封面时刻意放慢了动作。翻开夹页,第一页是肖雅的照片——没有笑容,眼神平静,和现在的神情一模一样。他的目光在照片和肖雅脸上快速扫了三遍,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不是因为惊讶,而是因为敬畏,像看到了什么大人物。

“肖姐,您慢走!”他立刻双手把证件夹递回,腰弯得更低了些,语气恭敬得近乎谄媚,“需要我用对讲机通知前面关卡提前放行吗?免得您等。”

“不用。”肖雅接过证件夹,随手扔进副驾前方的储物格,声音里没有丝毫情绪,既不冷淡也不热情,像在回答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此时卷帘门已经完全升起,宽度刚好容下迈巴赫通过。肖雅轻踩油门,车平稳地驶出去,轮胎碾过门口的减速带时没有丝毫颠簸。我从后视镜里看过去,那两个守卫还保持着躬身的姿势,直到车开出十几米,才直起身来。他们没有往副驾看一眼,仿佛我只是车上的一件行李,连被关注的资格都没有。

“肖姐?”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还带着Rkb1毒性未散的沙哑,右手不自觉地摸向胸口的警牌,“他们为什么叫你‘肖姐’?那本证件到底是什么?雷朵集团的内部人员证?”

我的心脏“咚咚”直跳,脑子里全是问号。莲花帮里,连阿逸都只被手下叫“逸哥”,花粥也只是“花姐”,而肖雅一个“保姆”,却能让雷朵的专业守卫如此敬畏——这绝不是普通的身份能解释的。那本证件上的天狼标志,我只在雷朵集团核心成员的身上见过,肖雅怎么会有?

肖雅的视线始终锁着前方的柏油路,连眼角余光都没往我这边扫一下。她的侧脸在车窗外掠过的路灯下忽明忽暗,下颌线绷得笔直,像用尺子量过的一样规整。右手的拇指无意识地敲着方向盘,每两秒一次,轻重均匀,像在打某种隐秘的暗号,又像在梳理混乱的思绪——那节奏太稳了,稳得不像随意为之,反而透着一股刻意的镇定。

“雷朵集团的人,多少得认识点脸。”她的声音轻飘飘的,像被车窗外的风刮散的纸片,没有半分情绪起伏,仿佛我问的不是关乎她身份的关键问题,只是在问“今天吃什么”。

这个回答像一团棉花,堵得我胸口发闷。认识点脸?认识点脸能让守卫躬身哈腰?能让百万豪车的指纹权限随意使用?我攥紧了手心,之前被铁链磨破的掌心旧伤被攥得发疼,结痂的地方裂开一丝小口,渗出来的血珠沾在掌纹里,又黏又凉。如果她是卧底,怎么会有雷朵集团内部认可的证件?怎么会被帮派守卫恭恭敬敬地叫“肖姐”?这待遇,连花粥和阿逸都未必能有——阿逸上次开车出核心区,还被关卡搜了三分钟。

车驶出雷朵集团的核心围栏后,路边的关卡果然越来越密集。第一个关卡就透着十足的威慑力:一道三米高的铁栅栏横在路中间,栏杆是手腕粗的钢管,表面锈迹斑斑,却被擦得发亮,连接处的链条上挂着厚重的锁,锁芯是特制的,比普通挂锁大了一圈。栅栏旁边搭着一间蓝色铁皮房,房顶铺着石棉瓦,边缘翘起来几片,像被风掀过的书页,房檐下挂着一盏昏黄的灯泡,电线缠着生锈的铁钉,晃悠悠地垂着。

铁皮房的窗户敞开着,能清楚看到里面放着一台安检仪,屏幕泛着刺目的绿光,上面显示的图像模糊不清,像打了马赛克的影子,机器旁边还堆着几根橡胶棍和一副手铐。两个守卫倚在房门口,都穿着黑色作战服,不是之前的西装革履,肩上扛着改装过的AK47——枪托缠着黑色防滑胶带,枪管上加装了红外线瞄准镜,枪口虽然朝下指着地面,可他们的手指就扣在扳机护圈边缘,指节泛白,显然随时能抬枪射击。

他们的眼神像鹰隼似的,扫过每一辆靠近的车,连轮胎缝里的泥都要盯两眼。我下意识地往座椅里缩了缩,左手摸向胸口的警牌——那枚黄铜牌子的棱角硌着皮肤,提醒我一旦暴露,就是死路一条。之前我亲眼见过一个送原料的货车司机,只是比预定时间晚了五分钟,就被这两个守卫按在地上,反剪着胳膊搜身,连鞋底都被美工刀割开检查,货车的四个轮胎全被千斤顶顶起来,拆下来看里面有没有藏违禁品。

可肖雅的车刚靠近栅栏十米,情况就完全变了。

铁皮房里突然传出一声“收到”,接着是电机转动的“嗡嗡”声,铁栅栏缓缓往两边拉开,链条拖动的“哗啦啦”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右边的守卫探出头来,只露出半张脸,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贴在皮肤上,他眯着眼看了一眼迈巴赫的车牌,原本锐利的眼神瞬间柔和下来,嘴角立刻咧开一个讨好的笑,对着车窗挥了挥手:“肖姐好!您这是往哪去?”

肖雅连车窗都没降,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方向盘微微一打,迈巴赫就平稳地穿过了栅栏。我从后视镜里看到,那两个守卫一直盯着车尾灯,直到车开出几十米,才慢悠悠地合上栅栏,嘴里还在小声议论着什么,语气里满是敬畏,连之前紧绷的站姿都松懈了下来。

我盯着肖雅放在变速杆上的手——那只手刚给我注射过缓解剂,刚开过枪,此刻却稳稳地握着档把,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心里的疑团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这根本不是“认识点脸”就能解释的特权,这分明是雷朵集团内部核心人员才有的待遇。她到底是谁?是雷朵高层的亲信?还是有更深的背景?如果是前者,她为什么要救我?如果是后者,她潜伏在莲花帮又有什么目的?

车窗外的风刮在玻璃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有人在暗处哭泣。我看着路边不断掠过的关卡,每一个都配备着同样的铁栅栏、同样的安检仪、同样警惕的守卫——可没有一个拦我们,甚至连探出头看一眼副驾的都没有。这种畅通无阻,比被拦下来检查更让我心慌,仿佛我们坐的不是车,是一辆贴着“免死金牌”的幽灵车,在雷朵的地盘上横冲直撞,却没人敢拦。

往前开了不到两公里,第二个关卡就横在了路中间——比第一个严了不止一个档次。电动升降杆是不锈钢材质的,比成年人的胳膊还粗,杆身上贴着反光条,在车灯下亮得刺眼,杆顶装着一个红色警示灯,“滴滴”地闪着,像在无声地警告。四个高清摄像头分别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镜头是广角的,连路边的杂草都能拍得一清二楚,摄像头旁边还装着红外感应器,闪烁着微弱的红光,显然连夜间都能精准识别车辆信息。

关卡旁边停着一辆黑色越野车,车身上喷着白色的“雷朵安保”字样,车门敞开着,里面放着防爆盾牌和橡胶棍,车顶架着一盏探照灯,灯头对着路面,随时能亮起。车旁站着三个穿迷彩服的男人,衣服是荒漠迷彩的款式,袖口和裤脚都扎得紧紧的,腰间别着黑色电击棍和银色手铐,裤腿外侧的刀鞘里插着一把军用匕首,刀柄上缠着绿色的伞绳。他们的左臂上都缝着一块黑色臂章,上面印着雷朵集团的“天狼”标志,,比普通守卫权力大得多,据说有直接扣人的权限。

三人呈三角站位站着,眼神比之前的守卫更锐利,像猎鹰盯着猎物,连我这边副驾的车窗都扫了过来。我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后背紧紧贴在座椅上,左手悄悄摸向胸口——那枚黄铜警牌就藏在衣服最里面,边缘的棱角硌着皮肤,凉得像块冰。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咚咚”地撞着肋骨,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他们看出破绽——一旦发现我身上的警牌,别说我,连肖雅都可能被牵连。

可肖雅却像没事人一样,只是抬起右手,按了一下方向盘上的喇叭。

“嘀——”

一声短鸣,不高不低,像一声暗号。

几乎是喇叭声落下的瞬间,电动升降杆“咔”地一声弹了起来,升起的速度比第一个关卡快了一倍。站在最前面的那个迷彩服男人立刻往前迈了一步,脸上的警惕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讨好的笑容,甚至抬手敬了个礼——只是那礼敬得歪歪扭扭,右手五指没并拢,胳膊也没抬到齐眉的位置,显然不是正规军人出身,只是在刻意装出恭敬的样子。

“肖姐好!”他的声音洪亮,带着点刻意的讨好,“您这是要出远门?要不要我们开辆车在前面给您开道?”

“不用。”肖雅的回答依旧简洁,没有多余的字,甚至没降下车窗,只是轻轻转动方向盘,迈巴赫就平稳地驶了过去,车轮经过升降杆下方时,连一丝停顿都没有。

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三个执法队成员还站在原地,没有丝毫要追上来检查的意思,反而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其中一个还指了指我们的车尾灯,眼神里满是敬畏,连之前的三角站位都散了。

我的心脏还在狂跳,手心已经沁出了冷汗,沾在方向盘的真皮套上,又黏又滑。“他们为什么不查?”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听说雷朵的执法队最严,连花粥上次开车经过这里,都被他们拦下来看了一眼证件,怎么到我们这里就直接放行了?”

肖雅这才侧过头看了我一眼,眼底没有之前的复杂,只有一种近乎冷漠的平静,像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她的右手拇指又开始轻轻敲着方向盘,节奏和之前在车库里一模一样,每两秒一次,轻重均匀。“查不查,看对谁。”她的语气很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你以为莲花帮只是雷朵的小分支?你以为阿逸和花粥能在雷朵集团里说上话?这里的水,比你在边防站见过的任何一条河都深,深到你想象不到。”

她的话像一块石头,砸在我心里,激起更多的疑问。莲花帮不是雷朵的核心?阿逸和花粥说了不算?那谁才是能做主的人?肖雅又为什么能在雷朵集团里有这么高的地位?我张了张嘴,想再问,可看着她平静的眼神,话又咽了回去——我知道,她不会再多说了。

车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路边的树木变成了模糊的黑影,只有车灯劈开的两道光柱能照亮前方的路。我看着肖雅专注开车的侧脸,心里的疑团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却又像被一层雾蒙着,看不清真相。这个女人,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她带我走的这条路,又会通向哪里?

车在柏油路上平稳行驶了约莫二十分钟,渐渐驶出了城区的边缘。路边的路灯从最初的每隔十米一盏,慢慢变成二十米、五十米,最后彻底消失在夜色里——只剩下迈巴赫的远光灯劈开黑暗,两道雪白的光柱在路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照亮了前方蜿蜒的路。

我转头看向窗外,高楼大厦的轮廓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农田。田埂上留着收割后的稻茬,枯黄的秸秆东倒西歪地铺着,偶尔能看到几个塑料大棚,棚顶蒙着厚厚的防尘膜,在车灯下泛着灰蒙蒙的光。远处的村庄里稀稀拉拉亮着几盏灯,窗户透出暖黄的光,却听不到半点人声,只有几声狗吠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很快又被风声淹没。

又开了十分钟,农田也消失了,路面从平整的柏油路变成了碎石路。车轮碾过碎石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即使迈巴赫的空气悬架调校得再好,也能感觉到明显的震动——座椅下方的按摩功能自动开启了,揉捏模式的力度刚好能放松腰背肌肉,可我心里的紧张却丝毫没有缓解,反而像被这震动搅得更乱。仪表盘上的车身稳定系统指示灯偶尔闪烁一下,提醒着路面的颠簸,中控台上的金属盒随着车身晃动,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Rkb1缓解剂的效果显然在减退。先是右手小指开始发麻,像有无数只蚂蚁在指缝里爬,接着麻意顺着无名指、中指往上窜,很快蔓延到整个手掌。这次的麻意里还裹着一股灼热感,像有细针蘸了滚烫的油,扎进我的血管里,从手腕一直烧到肘窝。我下意识地攥紧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的旧伤里,裂开的伤口渗出一丝血珠,黏在掌纹里,又疼又麻。

可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往深山里开。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两边的树木从低矮的灌木变成了高大的松树,枝叶在夜风中摇曳,影子投在地上,像无数只张牙舞爪的手。远处的山轮廓模糊,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透着一股压抑的寂静。我不知道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是能彻底解毒的药剂,还是另一个更危险的陷阱——肖雅的神秘让我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依赖。

“快到了。”

肖雅突然开口,声音打破了车厢里的沉默。她轻轻踩下刹车,车速慢了下来,打了一把右转向灯,方向盘转动的幅度很小,车身平稳地拐进一条隐蔽的山道。山道入口处长满了半人高的荆棘,枝条上带着细小的尖刺,刮在车身上,发出“刺啦刺啦”的刮擦声,像有人在用指甲挠铁皮,听得人头皮发麻。

她抬手按了一下车顶的按钮,车顶上的探照灯“唰”地亮了起来,一道比远光灯更亮的光柱劈开黑暗,照亮了前方五米宽的山道。我眯起眼睛,借着光柱看清了山道两侧的景象——每棵松树上都挂着迷彩伪装网,网眼细密,刚好能遮住树干后的东西;伪装网后面,隐约能看到黑色的摄像头,镜头正对着我们的车,有的还闪烁着微弱的红外红光,像野兽的眼睛。

这里根本不是什么荒无人烟的山路,而是雷朵集团精心伪装的秘密据点。那些荆棘、伪装网、摄像头,层层叠叠地构成了一道隐蔽的防线,外人根本不可能轻易找到这里。我攥紧的拳头更用力了,指节的疼痛让我保持清醒——肖雅能带着我轻松进入这里,足以说明她在雷朵集团的地位,绝不是“认识点脸”那么简单。

车在山道上继续行驶,探照灯的光柱里漂浮着细小的灰尘,像无数个跳动的光点。两边的荆棘越来越密,刮在车身上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可肖雅的神情依旧平静,握着方向盘的手没有丝毫颤抖,仿佛在自家花园里散步。我看着她的侧脸,心里的疑团和紧张交织在一起,像一团乱麻——她到底要带我去哪里?这个秘密据点里,藏着什么?

又往前开了约莫五分钟,山道尽头突然透出一片灯火——那不是普通路灯的暖黄,而是厂房特有的白炽灯,惨白、刺眼,像一块被硬生生贴在黑暗画布上的补丁。光线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洒出来,在地面投下不规则的光斑,远远看去,像荒山里突然亮起的鬼火,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肖雅踩下刹车,迈巴赫稳稳停在一栋建筑前。这是一栋两层高的厂房,外墙爬满了深绿色的爬山虎,藤蔓粗得像小孩的手腕,互相缠绕着覆盖了大半墙面,连窗户的框架都被遮得只剩一道细缝。叶片上积满了灰尘,边缘有些发黄发脆,显然很久没人打理——至少看起来是这样。墙面下方挂着一块半米长的木牌,牌身被风雨侵蚀得发黑,边缘翘曲开裂,上面用红漆写着“红星农具厂”五个字,字迹模糊得几乎辨认不清,笔画处的漆皮大块剥落,露出里面的朽木,活脱脱一副废弃多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