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新模式的认可(1 / 2)

“寰宇时代”赵总的拂袖而去和“星耀传媒”李副总裁意味深长的告别,并未在“快乐联盟”内部引起任何波澜。相反,当江城等人回到严导的工作室,将谈判结果告知蔡大鲲、杨锦鲤等人时,众人反而有种卸下包袱的轻松感。

“走了好!”严导一拍大腿,很是解气的样子,“早就知道跟这帮老狐狸谈不拢!他们的字典里就没有‘共赢’,只有‘控制’。真要让他们掺和进来,咱们这‘快乐联盟’迟早变成‘加班联盟’、‘数据联盟’!”

蔡大鲲也松了口气,他太了解传统资本的运作模式了:“明确拒绝也好,至少表明了我们的态度和决心。道不同,不相为谋。”

王撕聪还是有些担心资源问题:“可是……拒绝了他们,我们后续的大型项目,资金和渠道……”

林婉此时已经恢复了金牌经纪人的冷静与睿智,她推了推眼镜,分析道:“撕聪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们并非没有其他选择。传统娱乐资本只是其中一股力量,而且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化。我们的理念得到了官方背书和民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和强大的渠道。”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几份资料:“事实上,在‘反加班日’活动和人社部点赞之后,已经有不少背景和诉求不同的资本方向我们表达了兴趣。其中,有专注于文化科技领域的风投,有看重品牌长期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产业资本,甚至还有地方政府背景的文化产业基金。他们看中的,恰恰是我们这种健康、可持续、符合政策导向的‘新模式’。”

江城瘫在沙发上,懒洋洋地插了一句:“说白了,就是以前觉得我们搞的是歪门邪道,现在发现我们这才是‘根正苗红’,跟着我们走,政治正确,风险低,还有可能赚到‘名声’钱。”

话糙理不糙。林婉点头认同:“可以这么理解。这些资本更倾向于投资‘趋势’和‘价值观’,而非简单地追求短期财务回报。他们愿意给予被投项目更大的自主权,更看重长期的品牌建设和生态价值。这与我们的需求更为匹配。”

果然,没过两天,新的接触请求便纷至沓来。这一次,对方的姿态和开场白截然不同。

首先找上门来的,是“启明资本”,一家在科技和文化领域以眼光独到、作风开明着称的风投机构。他们的合伙人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穿着休闲西装,气质精干的女性,姓徐。

徐总没有选择正式的会议室,而是约在了一家充满设计感的咖啡厅。她开门见山,没有丝毫迂回:

“江先生,林经纪,我们深入研究过‘快乐联盟’从崛起至今的整个轨迹,包括江先生您个人的经历。”徐总语气诚恳,“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你们所践行的,并非简单的‘摆烂’或‘反叛’,而是一种更高效、更人性化、也更符合未来年轻一代工作生活观念的‘新组织模式’和‘内容创作范式’。”

她拿出了一份简单的意向书,不是那种厚厚的、充满限制条款的投资协议。“我们感兴趣的不是控制权,也不是对赌协议。我们希望能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为联盟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内容研发、团队建设和技术升级。我们不干涉具体运营和创作,只要求在涉及重大战略决策时拥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快乐联盟’这套模式能够成功,并作为一种可复制的案例,影响更多的行业和组织。”

这几乎是完全契合了江城之前提出的两条底线!甚至姿态放得更低!

紧接着,另一家带有国资背景的“文创新动能”基金也表达了类似意向。他们的负责人更看重联盟在弘扬传统文化(如江城古筝、后续可能拓展的其他非遗)、引导青年积极健康价值观方面的社会效益,愿意提供低息贷款和政策资源倾斜,支持联盟在“文化创新”和“健康娱乐”领域做大做强。

甚至连之前合作愉快的“星耀视频”平台,也派出了更高层级的管理层,希望能深化与“快乐联盟”的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基于“快乐”理念的付费内容、会员体系乃至线下活动等更深入的商业闭环,并表示愿意尊重并写入合同,保障联盟团队的创作自主权和合理工作周期。

局面,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