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出”这个词,第一次如此具体、且以如此积极正面的姿态,与江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外媒评价江城#、#江城 文化输出#、#非遗走向世界# 等话题迅速登上国内热搜,引发了新一轮的民族自豪感和讨论热潮。
【哭了!终于有外媒看懂江城在做什么了!】
《‘非典型大使’这个称呼好贴切!他就是用他自己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年轻人!》
《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文化输出啊!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有趣的吸引!》
《看到外媒的报道,比我自己获奖还开心!》
《江城的格局,真的不服不行!》
蘑菇屋里,林婉将整理好的外媒报道摘要递给江城。即便是见惯了风浪的她,此刻语气中也带着难掩的激动:“城哥,您看!这次的影响真的超出预期了!好几家颇具分量的外媒都进行了正面报道,评价非常高!”
江城接过平板,快速地扫过那些英文标题和用翻译软件转译的中文内容。他的脸上依旧没什么夸张的表情,但眼神在读到“非典型大使”、“让传统再次酷起来”等字眼时,微微停顿了一下,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波澜。
他将平板递还给林婉,语气平淡如常:
“哦,知道了。”
仿佛这席卷国内外的赞誉,与他早上喝的那杯茶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在他重新拿起那本看到一半的《古代器物考》时,翻页的手指,似乎比平时更稳健了一些。
系统的提示音并未响起,终极任务依旧悬停在意识深处。
但江城能感觉到,那条名为“实现真正价值”的道路,其边界正在他无心的步履下,不断向更遥远的地平线延伸。
文化的种子,已然借着“快乐”与“真实”的微风,越过高墙,飘向了更远的土地。
一场始于个人“懒散”的探索,正悄然演变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新流。
而这,或许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