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新综艺的创意(2 / 2)

“不做选秀那种。”江城继续说道,“我们做……《反向选秀》。”

“反向选秀?”王撕聪疑惑地重复。

“嗯。”江城解释,思路越来越清晰,“不比谁唱跳更强,不比谁更会哭更会抢戏。我们就找一堆有意思的人,把他们放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评判标准,就看谁的‘快乐指数’最高,谁的脑回路最清奇,谁最能制造自然不尴尬的笑点,谁在放松状态下展现出的个人魅力最独特。”

他描述着脑海中的画面:“可以是有特殊才艺的,比如能用鼻子吹唢呐的;可以是有趣的灵魂,比如特别会讲单口相声的;也可以是像锦鲤这样,天生自带快乐气场的;甚至可以是像撕聪你以前那种,努力但有点笨拙的……反正,就是要‘怪’,要‘真’,要‘快乐’。”

“没有残酷的淘汰机制,或者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好玩的、不伤和雅的‘积分’或‘认证’方式。最终的目的,不是选出一个人气王,而是展示生活的多样性和快乐的多种可能性。让观众看了,能会心一笑,能放松心情,甚至能从中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获得一点‘原来也可以这样生活’的启发。”

江城说完,排练室里安静了几秒。

王撕聪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他以往认知的节目形态,一个没有硝烟、只有乐趣和发现的舞台。

杨锦鲤更是直接跳了起来,兴奋地拍手:“这个好!这个太好了!江城哥!你一定要做!我要当评委!不不,我要当选手!不对,我都要!”

她被自己绕晕了,逗得王撕聪也笑了起来。

江城看着他们俩的反应,就知道这个点子,有戏。

这档《反向选秀》,不正是在实践“打破无效内卷”吗?它将选秀的关注点从“你有多强”转移到了“你有多快乐”、“你有多独特”,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竞争模式的一种解构。

同时,它也能“实现真正的价值”——为那些不被传统赛道认可的“怪才”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欢乐和思考,甚至可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些人对“成功”和“价值”的单一认知。

最关键的是,做这样一档节目,听起来……好像没那么累?至少不用像某些综艺那样,时刻提防着被坑,或者配合演出勾心斗角的戏码。

用一档倡导“快乐”和“真实”的节目,去回应系统的终极任务,同时还能让自己(以及参与的人)过得挺开心。

这很符合他江城“省力效率最大化”的原则。

“想法就是这么个想法。”江城重新端起他那杯快凉掉的茶,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懒散,“具体怎么做,你们可以去琢磨琢磨。觉得可行,就弄个方案出来看看。”

他丢下这句话,便不再多言,转身晃悠着离开了排练室,深藏功与名。

留下王撕聪和杨锦鲤在原地,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充满颠覆性的创意而激动不已,已经开始热烈地讨论起各种可能性。

江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重新窝进躺椅。

窗外的阳光正好。

他闭上眼,感受着那份暖意。

一个新综艺的创意,就这样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悄然诞生了。

它源于一次观察,一点反思,和一条咸鱼对“更轻松未来”的本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