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
系统的终极任务像一张模糊的地图,指向了一个他未曾深思过的方向。他不可能突然变成一个热血沸腾、立志改变世界的斗士,那太不符合他的人设,也太累了。
但是,如果他未来的“安逸”和“清静”,能够建立在一种更稳固、更少纷扰的基础上呢?
如果他的存在和行事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让这个圈子、甚至更广阔的社会,少一点无谓的内耗和焦虑,多一点对真实、对快乐、对效率的追求,那么,他是否就能更长久、更安心地“躺平”下去?
换句话说,也许“实现更大的价值”和“追求个人的舒适”并非完全对立。当他的行为模式本身成为一种被认可、甚至被推崇的“价值”时,他所向往的宁静生活,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这是一个更为省力、也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懒人”思路。
江城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喝了一口,涩味在口中弥漫开,却让他头脑更加清醒。
他依旧讨厌麻烦,依旧会选择最省力的路径。
但或许,这条最省力的路径,不再仅仅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以一种自己舒服、也能让别人感到舒服(或至少不难受)的方式,去行走,去存在。
他不需要刻意去改变什么,他只需要继续做他自己——那个怕麻烦、但有底线、有硬核实力的江城。但他的这种“做自己”,本身就可能成为一种力量。
想通了这一点,江城感觉心中那层薄雾似乎散开了一些。
终极任务不再显得那么沉重和遥远,反而与他“偷懒”的本心找到了一种奇妙的契合点。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盆绿意盎然的文竹上。
也许,是时候稍微调整一下“摆烂”的角度和姿势了。
不是为了迎合谁,而是为了……让自己未来能躺得更平,更稳,更无人打扰。
这种“反思”带来的并非颠覆性的改变,而是一种认知上的微调。江城还是那个江城,但他的视野里,似乎多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那点东西,关乎责任,更关乎一种更高级的“懒”。
一种试图从根源上减少麻烦的、战略性的“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