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目的录制日常(2 / 2)

杨锦鲤(崇拜脸):“城哥你连这个都懂!”

江城:“嗯,动嘴比动手容易。”

场景二:午后休闲

杨锦鲤试图教江城和王撕聪玩一种她刚学会的、规则复杂的桌游。

王撕聪认真听讲,努力理解规则,眉头紧锁。

江城听了一半,打了个哈欠:“太复杂,不玩。”然后拿起旁边的古筝,随手拨了几个音,是一段舒缓的《高山流水》。

杨锦鲤立刻被吸引,桌游丢到一边:“城哥!弹这个!这个好听!”

王撕聪也松了口气,默默收起桌游说明书,坐在一旁安静聆听。

于是,一个原本可能因为规则而尴尬的午后,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庭院音乐会。

场景三:晚餐准备

王撕聪负责生火、洗菜、切配。

杨锦鲤负责“指导”和尝味道。

江城负责……点菜和最终口味评判。

“撕聪,腊肉切薄片,煸出油。”

“锦鲤,笋片要焯水。”

“火候小了。”

“盐,现在放。”

江城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躺在指挥所(竹椅)里,通过“传令兵”(杨锦鲤)远程操控着战场(厨房)。王撕聪严格执行,杨锦鲤快乐传递,最终端上桌的菜肴,往往色香味俱全,让辛苦劳作的王撕聪充满了成就感。

严导和节目组则彻底践行了“不干预”的承诺,镜头只是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他们发现,根本不需要刻意设置任务和冲突,这三位嘉宾自身性格的碰撞,以及在这种慢节奏环境下自然流露的真实状态,就已经构成了节目最吸引人的看点。

网络上,随着节目组定期释放出的录制花絮和预告片,观众的热情与日俱增。

【哈哈哈!江城真是把‘摆烂’刻进了dNA!】

《王撕聪努力放松的样子好可爱!像只不知所措的大狗狗!》

《杨锦鲤是什么小天使!有她在永远不冷场!》

《这三人的氛围太好了!感觉真的像一家人!》

《江城:我只动嘴。王撕聪:我来动手。杨锦鲤:我来夸夸!完美分工!》

《严导这次真的转型了?居然没搞事?我不信!肯定有后手!》

蘑菇屋的录制日常,就像溪水般缓缓流淌,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却充满了生活细微处的趣味与温暖。江城用他的“懒”定义了一种新的生活美学,王撕聪在学着给紧绷的人生松绑,杨锦鲤则用她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人。

这,或许就是无数都市人心中,真正“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