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闪光》决赛前夕(1 / 2)

娱乐圈的风起云涌,商业代言的明争暗斗,如同窗外变换的流云,虽然引人注目,却终究无法长久地占据江城那以“省力”为核心构筑起来的精神世界。吴签签的静电烦恼也好,自家零食代言的后续改良也罢,都在他吃完那颗清甜草莓后,被轻飘飘地拂去了。

他的生活重心,依旧稳固地锚定在睡眠、美食和有限的、不耗费心神的“被动营业”上。

然而,有一件事,如同设定好的日程提醒,终究是无法完全回避的——那就是《闪光吧!少年!》的总决赛。

作为这档现象级选秀节目中,话题度最高、争议最大、同时也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黑马”,江城即便再想置身事外,也无法在决赛前夕完全抽离。节目组深谙流量之道,在决赛直播前三天,策划了一场名为“回忆与成长”的封闭式户外团建,要求所有进入决赛圈的选手必须参加,旨在为决赛夜积累素材,渲染情怀,同时也算是一种赛前压力的释放。

收到林婉转达的节目组通知时,江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户外?团建?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自动在他脑海里翻译成了“麻烦”、“耗能”、“可能无法按时吃饭睡觉”。

但“必须参加”四个字,以及脑海中系统适时响起的、关于“维持基本合约精神有助于长期省力”的隐晦提示,让他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算是接受了这个安排。

团建的地点选在了市郊一个依山傍水的度假村。环境确实清幽,但对于一心只想在工作室沙发上长蘑菇的江城来说,再好的风景也抵不上一个可以随时躺平的角落。

抵达集合地点时,熟悉的喧嚣感再次扑面而来。许久未见的选手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奋地交谈着,脸上洋溢着对决赛的期待、紧张,以及一丝即将离别的不舍。摄像机如同潜伏的猎手,无处不在,捕捉着每一个可能成为爆点的表情和对话。

江城依旧是那副格格不入的打扮,简单的卫衣长裤,戴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找了个远离人群的树荫下的长椅坐下,开始进入“待机节能”模式。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城哥!”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惊喜传来。

江城抬了抬帽檐,看到李默和几个相熟的选手走了过来。几个月不见,李默似乎瘦了些,也黑了些,但眼神更加明亮,气质也沉稳了不少。他笑着在江城旁边坐下:“好久不见啊城哥!你可真是……走到哪儿都是头条。”

其他几个选手也纷纷跟江城打招呼,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敬佩和好奇。如今的江城,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被导师训斥、被其他选手隐隐排斥的“摆烂王”,而是凭借一次次出人意料的表现,赢得了实力认可和独特地位的“江大神”。

江城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他并不擅长,也懒得进行这种无意义的寒暄。

李默似乎早就习惯了他这副样子,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着:“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就要决赛了。想想刚来的时候,好像还是昨天……”他语气里带着感慨,目光扫过周围那些熟悉又略带陌生的面孔,看到了正被一群人围着、神色间带着些疲惫却依旧强打精神的王撕聪,也看到了不远处独自一人戴着耳机热身、气场冷峻的吴签签。

“是啊,都要结束了。”另一个选手接话,语气有些复杂,“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像这样聚在一起。”

气氛一时有些感伤。选秀节目就像是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几个月的高强度相处,竞争、合作、摩擦、友谊……各种情感交织,到了临近分别的时刻,难免会生出许多感慨。

江城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对这种集体性的情感投射向来迟钝,也并不觉得这段经历有多么刻骨铭心。于他而言,这更像是一段……比较吵闹的、需要应付各种麻烦的工作经历。

很快,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开始召集大家,宣布团建活动的流程。无非是一些经典的团队协作游戏,什么两人三足、接力赛、蒙眼投喂……旨在促进“友谊”和展现“团魂”。

江城听着那一项项听起来就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动安排,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提前回房间睡觉。

他开始在脑中飞速计算,如何以最小的能量消耗,混过这些无聊的环节。

两人三足?可以假装平衡感差,走慢点。

接力赛?可以跑最后一名,这样就不用担心被后面的人追上。

蒙眼投喂?这个有点麻烦,万一被喂到不喜欢吃的东西……

就在他进行着缜密的“省力”规划时,系统的提示音带着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调侃意味,悠悠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