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公演直播夜的硝烟尚未在演播厅内完全散去,但其引发的能量海啸,已经以光速席卷了整个互联网世界。如果说之前江城引发的几次热议还带着争议、玩梗或部分质疑的色彩,那么这一次,伴随着那近千万的实时票数和吴签签队伍惨烈对比下的失误,网络舆论的风向,完成了一次彻彻底底的、毫无悬念的惊天大反转!
热搜榜的彻底屠戮:
微博热搜前二十,几乎成了江城和他的“破壁小队”的专属领地,后面清一色跟着“爆”或“热”的标识:
1. #江城 破界古筝#(爆)
2. #陈明远盛赞江城#(爆)
3. #闪光三公神仙舞台#(热)
4. #吴签签舞台失误#(热)
5. #实时票数碾压#(热)
6. #内娱舞台天花板#(新)
7. #江城 中国音乐未来的可能#(新)
8. #吴签签黑脸离场#(新)
9. #王撕聪 努力的意义#(热)
10. #今天江城吃饭了吗#(热) (这个顽强的梗依旧坚挺)
点进任何一个词条,都是铺天盖地的赞誉、惊叹和对之前质疑者的无情“清算”。
各大社交平台全面沦陷:
· 知乎: “如何评价江城在《闪光吧!少年!》三公舞台上的表现?”这一问题下的回答数呈指数级增长,最高赞回答来自一位匿名的音乐制作人,标题是:《降维打击:论江城如何用一场表演重新定义‘偶像实力’》。回答中详细分析了江城在即兴、乐感、传统与现代融合上的开创性贡献,并将其拔高到“推动了国内偶像工业审美进化”的高度。
· 豆瓣: 八卦小组彻底疯狂,首页全是江城舞台的GIF动图和分析帖。“【技术流】逐帧解析江城古筝即兴的恐怖乐感”、“【拉踩】吴签签粉丝现在还有什么话说?”、“【入股不亏】咸鱼粉的胜利!理性分析江城未来的发展路径”。之前那些唱衰江城、质疑“摆烂”的帖子被挖坟鞭尸,楼主大多已装死或删帖。
· b站: 江城的舞台直拍、与电音对抗的间奏纯享版、甚至是他救场时那一声古筝单音的卡点视频,播放量都以百万为单位疯狂增长,弹幕里全是“膜拜”、“再来亿遍”、“膝盖已碎”。音乐区、舞蹈区、甚至鬼畜区的Up主们都开始了狂欢式的二创。
· 短视频平台: #挑战江城古筝即兴# 的话题下,涌现出无数模仿者(尽管大多惨不忍睹),以及各种角度的反应视频,标题多是“我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手机”、“给非音乐专业的朋友看江城舞台,他沉默了”等。
对吴签签及其粉丝的“反攻倒算”:
之前跳得最凶的吴签签粉丝“签军”,此刻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的控评在全民狂欢的浪潮面前不堪一击,微博广场、热搜词条下,全是路人和江城粉丝的嘲讽:
“之前不是吹国际水准吗?就这?”
“失误+表情包+票数被碾压+黑脸离场,吴顶流今晚要素过多!”
“感谢吴签签队伍用亲身失误证明了江城组的牛逼!”
“签军呢?出来走两步?再说我城哥是歪门邪道啊?”
“事实证明,在真正的实力面前,资本和流量捧出来的虚假繁荣不堪一击!”
吴签签官方后援会发布的、试图挽尊的“哥哥辛苦了,舞台仍有亮点”的微博,瞬间被群嘲淹没,点赞数远低于骂评。几个之前带节奏质疑江城的粉头,更是被扒出各种黑历史,账号评论区彻底沦陷,不得不设置权限或暂时闭麦。
官方与权威媒体的最终定调:
如果说之前的《十面埋伏》和《早安,打工人!》还带着些民间狂欢和亚文化破圈的性质,那么这次三公舞台,则真正获得了主流权威的全面认可。
《人民音乐》杂志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舞台视频,配文:“#传统焕新声# 青年演奏者江城在流行舞台上的实践,展现了传统乐器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代对话的勇气。其即兴能力与音乐素养,值得专业领域关注与思考。”
国家级文艺评论机构的账号发文:“从‘破壁’到‘立界’——江城现象对文艺创新的启示。”
甚至某央媒旗下的国际传播平台也发布了相关内容,标题是:“Z世代音乐人用古筝与电音对话,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包容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