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中心的喧嚣渐渐沉淀,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种战术博弈胜利后的亢奋与硝烟味。
118-100的最终比分,清晰地印在记分牌上,但其背后所蕴含的,远不止是18分的分差,更是一场围绕“犯规”这个关键词展开的、充满算计与执行的经典战役。
媒体采访区内,记者们早已按捺不住,他们的问题焦点,无一例外地指向了那个决定比赛走向的“猎杀”战术。
首先来到采访区的是客队,奥兰多魔术队的代表——主教练斯坦·范甘迪和本场空砍高分却无奈离场的德怀特·霍华德。
范甘迪教练脸色通红,汗水浸湿了他的衬衫领口,他的眼神中交织着不甘与疲惫。
霍华德则一改往日活泼的形象,他低着头,用一条巨大的毛巾盖住了湿漉漉的头发,偶尔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沮丧和一丝委屈。
“范甘迪教练,球队在第四节初段一度将分差缩小到6分,但随后形势急转直下。您如何评价球队在德怀特身背四次犯规情况下,第四节初段让他继续登场这个决定?以及,您如何看待骑士队随后极具针对性的战术?” 一位ESPN的记者开门见山,问题尖锐。
斯坦·范甘迪深吸一口气,拿起话筒,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我们当时别无选择。落后13分,如果我们不在勒布朗回来之前追近比分,比赛就结束了。德怀特理解这一点,他也愿意承担风险。”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无奈和一丝愤怒,“至于对手的战术……他们执行得非常‘聪明’。”
他特意加重了“聪明”这个词的读音,“他们很清楚规则,很清楚如何利用规则。勒布朗是个伟大的球员,他完美地执行了教练的安排,一次又一次地冲向德怀特。裁判的吹罚……我不想多评论,但那些回合,每一次身体接触都响哨了。这打乱了我们的所有部署。”
他将失利的原因部分归咎于对手极具针对性的战术和裁判的判罚尺度,虽未明说,但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德怀特,”一位来自奥兰多的当地记者声音沉重地问道,“身背四次犯规留在场上,感觉如何?当勒布朗·詹姆斯一次又一次明确地攻击你时,你当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第六次犯规离场时,你在想什么?”
霍华德扯下毛巾,露出了写满失落的脸庞:“感觉很糟糕,非常糟糕。”
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得多,“你感觉自己被束缚住了,你不敢跳,不敢做动作,因为你知道任何一次接触都可能意味着你要离开球场。勒布朗……他是历史上最聪明的球员之一,他嗅到了血腥味,然后毫不犹豫地扑了上来。我试图保持冷静,保护篮筐,但……”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关于第六犯时的想法,他只是苦涩地笑了笑,“我当时只想留在场上,和我的队友们一起战斗到最后。很遗憾,我没能做到。”
他的回答充满了无力感,一位内线巨兽被规则束缚住手脚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被问及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继续面临的类似针对时,范甘迪教练眉头紧锁:“我们需要回去仔细研究录像,看看在防守挡拆时能否有更好的策略,避免让德怀特直接暴露在勒布朗的冲击下。同时,我们的其他球员必须提供更强的火力支持,并且……我们需要学会在逆境中打球,即使没有德怀特。”
魔术队的采访在一种压抑、不甘又带着几分悲壮的氛围中结束。
紧接着,主场采访区被一种胜利者的自信和冷静所笼罩——克利夫兰骑士队的成员登场。
秦宇走在中间,依旧是一身笔挺的西装,表情平静,但眼角眉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谋略家的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