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尘土落定II(2 / 2)

“听你这话的意思,这里面有猫腻?”陈青问道。

“我觉得不能吧。从写纸条到放箱子里,可一直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做的。苏淮最后还把箱子砸开给咱们看过了。”张奎表明自己的看法。

“嗯,张奎说得没错,毕竟都是当着面做的。不可能有猫腻。”孙小莉虽然是个聪明人,但她也猜不到这里面能有作弊的事。关键是她想不出来怎么作弊。

“何伟力,你说说哪里不对。只要你有把握,我就敢跟你一起去找吴支书告状。”陈青心里很不甘。

“我只是感觉不对劲。哪有什么把握。”说到这里何伟力泄气了。

“那你胡说个什么。吴队长,大家伙对咱们可都不错。尤其是苏淮,想着办法给咱们弄好吃的。你以后少有这种小人心思。”孙小莉对何伟力进行了批评。

……

————

刚出了正月,知青们的新窑就箍好了,于是学校给腾了出来,教师名额上报到了公社里,也被批复同意了。

“大湾村小学”五个大字,也被李文海写在了木板板上,竖在了学校的大门上头。于是小学就正式开始招收学生。

看着一户户人家把家里的娃往学校里送,李文海和吴永贵两个人咧着大嘴不停地笑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大湾村的希望。

“永贵,现在别村的人来打家具的还多不?”李文海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多不多你这个会计能不知道?钱、账都在你手里,你还来问俄。有啥心思就直说么。”

“是这,手里有钱心不慌,能干些大事嘞。俄想让苏淮抽空多去去后山,给娃娃们多弄些肉。放心,不让苏淮娃白干活,咱们从账上拿钱给他。再一个,咱们从账上也支些钱,到公社、县城里买些高价的粮食,给娃娃们吃好一些。吃的跟上了,才能好好学习。这些娃都是咱们大湾村的希望,他们走得远,咱们大湾村才能越来越好。”

“俄这莫麻达。就怕苏淮娃太累咧。”

“那就让民兵抽时间多上山。咱们拿钱给他们补工分。除去地里的活,他们上山打猎,按肉的重量给工分,两斤肉十个工分,你看咋样?”

“这样好。其实村里人都可以去。拿肉到村委来换工分。就按你说的,两斤肉十个工分。”吴永贵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这可不行,人心很容易散。都想着去后山乱逛,地里的活就不用心干咧。”李文海表示反对。读书人思虑周全,李文海想得更为长远。

……

两位老人,费心费力地为大湾村操持着。

————

有那来大湾村打家具的邻村人,很容易就发现大湾村的小学重新挂牌了。于是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打探一番。等回到家里、村里,自然要宣讲上一番。

很快,各村的村长,就带着人来到大湾村,找吴永贵商量着娃娃们就近上学的事情。

这一下吴永贵等人犯了难。按说该答应,都是乡里乡亲,离得都不远。可是村里已经确定下来,娃娃们中午都在学校里吃饭,那可是村子里走账给的补贴。别村的娃娃来上学,是管饭还是不管?

最后还是李文海拍了板,别村的娃要自己带馍来,可以在学校里买菜吃,三分钱一份肉菜,两分钱一份半荤菜,一分钱一份素菜。虽然是收费,但收的钱真是不多。

这样一来,不管村里人还是村外人,面子里子都照顾到了。谁也说不出来个啥。

有人对李文海的提议表示异议,认为这种收钱行为,和投机倒把有什么区别。

对此李文海很是不屑,他对这样的人说道,你们去公社的学校,县里的学校去看看,哪个学校里吃饭不收钱?就连教师在学校里吃饭也收钱。他们不仅收钱,收的还比咱们学校里的多嘞。

不说学校,就是公社干部,他们在公社食堂吃饭,一个个也都老老实实地交饭票打菜打饭。

这个世界上,就莫有吃白食的好事。

大湾村的娃那也不是吃白食,那是全村老少一起努力,供养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