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见其懊悔模样,刘凤大度摆手:\"年少轻狂谁没有?只要能迷途知返,往事不必再提。\"

\"倒有件要事相托——孤王正欲组建水师,以兴霸的水战之才,可敢接下这水军都督之职?\"

甘宁却迟疑道:\"殿下厚爱,只怕末将难以胜任。\"

刘凤笑道:\"在孤这里不必谦逊。且不说兴霸确有过人将才,单是国丈举荐这一条,就无人敢有微词。\"

甄逸站在殿侧,听闻因自己引荐而破格提拔甘宁,那张圆润的面庞顿时绽开欣喜的笑容。

甘宁不再推辞,当即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蒙主公赏识,兴霸愿效犬马之劳。甘宁,甘兴霸,拜见主公!\"

刘凤龙行虎步跨 ** 阶,亲手扶起跪拜的将领:\"能得兴霸相助,实乃本王之幸!\"

甄逸捻须含笑:\"恭喜兴霸得遇明主啊。\"

甘宁郑重整肃衣冠,向老者深施一礼:\"大人举荐之恩,兴霸永生难忘!\"

\"老朽不过是惜才罢了。\"甄逸连连摆手。

甘宁很快进入角色,提出心中疑惑:\"末将不解,幽州地处北疆水脉稀疏,大举筹建水军恐非上策?\"

刘凤斜倚王座,从容解惑:\"幽州确非水战之地。但本王欲建者非寻常水师,而是能纵横四海的海军舰队。且看——\"他展开疆域图,\"我大汉万里海疆横跨六州,若无强盛海军戍卫,岂非任人宰割?若敌军自海路来犯,我等何以御之?\"

这番战略远见令甘宁心神俱震。虽无海战经验,他也明白浩瀚 ** 与江河之战迥然不同。

甘宁神色肃然,抱拳郑重回禀:\"末将甘宁,必为王上锻造一支所向披靡的海上雄师。\"

此刻的大汉朝堂诸公尚未参透:一支无敌水师对帝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唯有刘凤深知,若得纵横四海的强大舰队,将来逐鹿中原时将如虎添翼。自渤海湾扬帆南下,冀州、青州、徐州、扬州直至交州,皆可成为水师利剑所指之处。

\"兴霸之才,寡人自是信得过的。\"刘凤颔首轻笑,转而又道:\"不过眼下谈论这些尚早。若连幽州境内都寻不得能工巧匠设计海船......\"

\"当务之急,兴霸需广募善泅之士,严加操练水战之法。\"

\"末将遵命!\"甘宁躬身领命时,心中亦明了:要立即获得战船操演确非易事。

刘凤目光移向一旁的岳丈,难得正色相托:\"岳父大人,还请甄氏商行在冀、青、徐、扬诸州不惜重金,将精通造船的匠人都延揽至蓟城。\"

甄逸收起富态笑容,肃然应诺:\"子度放心,甄家自当遣人携重金前往各州,或聘或买,定将造船能手尽数网罗。\"

见正事议毕,刘凤展颜笑道:\"既如此,今夜便设宴为兴霸接风,顺便让诸位同僚都结识一番。\"

\"正该如此!\"甄逸抚掌赞同。

甘宁微露赧色:\"末将愧受王上款待。\"

是夜,锦绣山庄华灯璀璨。宴席间舞姬翩跹,编钟清越。文武诸臣案前陈列珍馐美馔,更配有琼浆【天上白玉京】。

刘凤稳坐龙椅,俯视阶下群臣,高举酒樽朗声道:\"众爱卿,且与朕共饮此杯,庆贺麾下又添虎将,喜迎兴霸归位!\"

殿下文武百官齐举杯盏,一饮而尽。刘凤亦仰首饮尽琼浆,随后向甘宁引见众臣:\"兴霸且看,右侧皆是武官:

有骑督尉张飞张翼德,

骑督尉赵云赵子龙,

牙门将褚飞燕,

牙门将太史慈太史子义,

御林铁卫统领典韦。\"

甘宁闻言肃然起身,执杯向诸将敬酒:\"末将甘宁,敬诸位将军!\"张飞等人皆含笑举杯回礼。

刘凤又指向左侧:\"此处皆是文臣:

国丈蔡邕任燕 ** 傅,

恩师郑玄为燕国相,

军师兼隐秘卫统领郭嘉郭奉孝,

军师兼黑衣卫统领贾诩贾文和,

燕国长史顾雍顾元叹,

幽州别驾荀彧荀文若,

祭酒从事荀攸荀公达。\"

甘宁再举杯致敬:\"末将敬诸位大人!\"蔡邕等文臣亦含笑共饮。

刘凤抚掌笑道:\"既已相识,不妨共赏歌舞, ** 言欢!\"殿中顿时笙歌四起,觥筹交错。

舞姬们翩翩起舞,乐声悠扬,刘凤与文武官员 ** 言欢,欣赏着歌舞。盛宴持续至深夜,方才散席。

幽州虽临渤海,却鲜有善水百姓。所幸从黄巾降卒中挑选出青、徐、扬等州的善水者,很快便募集了万名水军新兵。刘凤当即命甘宁率部前往滨海重镇昌城操练。

与此同时,广募造船匠人的事宜亦进展顺利。锦绣山庄本就汇聚天下巧匠,甄逸更亲赴中原各州,重金聘请造船名师。顾家少主顾雍亦修书江东,调遣族中造船工匠北上。

甘宁临行前,向刘凤举荐了结义兄弟周泰、蒋钦二人。九江下蔡人周泰,勇冠三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寿春蒋钦,不仅战功赫赫,更以清廉着称。刘凤遂任命二人为海军副都督,辅佐甘宁练兵。

甘宁麾下八百锦帆旧部,皆为水战精锐,只需稍加整肃军纪,便可担任基层 ** 。毕竟海军建设,非朝夕之功。

海军是高度专业化的军种,刘凤自身对海军事务并不精通,只能将掌握的基础海军知识传授给甘宁、周泰、蒋钦三位将领。

与此同时,刘凤在昌城筹建大型造船基地,并将锦绣山庄近半数的工匠——包括木匠、铁匠、造船师等——调往昌城参与建设。这座造船厂的兴建耗费了巨额人力物力。

其实朝中以荀彧为首的官员始终强烈反对昌城造船厂计划,他们无法理解君主为何要投入如此庞大的资源。但刘凤果断驳回异议,坚持推进这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