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茜的次元行纪 > 第162章 共鸣之海·船帆上的符号

第162章 共鸣之海·船帆上的符号(1 / 2)

望舒号驶入共鸣之海时,雾色彻底消散了。眼前的光海并非液态,而是由无数流动的光粒子汇聚而成,像被拉伸的银河铺成了平面,每一粒光尘都在微微震颤,合着望舒号光轨上的节奏轻轻起伏。

那些半透明的“船”就浮在光海之上。说是船,其实更像凝固的影子——没有实体的木料或金属,船身是淡青色的能量轮廓,桅杆纤细如蛛丝,最醒目的是那些船帆:有的印着螺旋上升的星轨,有的画着三足金乌与月兔的交叠,有的是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巨眼,还有的,只是一道简单的、断裂又重新连接的折线。

“每艘船,都是一个文明的残留意志。”顾星辞展开卷轴,星文顺着光海的波动流淌,“它们不是星舰的残骸,是当一个文明面临毁灭、迁徙或彻底消散时,最后一道‘不甘的执念’凝结而成的——执念的核心,往往是‘未能完成的和解’。”

杉菜的三色小鸟飞离舰窗,在光海上空盘旋。它每掠过一艘船,船帆上的符号就会亮起一瞬,像在回应小鸟的鸣叫。有艘印着六芒星符号的船,帆面边缘布满细碎的裂纹,亮起时,光海泛起一阵尖锐的波动,望舒号的引擎轻轻震颤了一下,像是感到了疼痛。

“它在哭。”文茜的望舒水晶泛起涟漪,水晶中映出模糊的画面:那是一个被战火撕裂的星系,六芒星文明的两支派系为了“光的纯度”争论了千年,最终在一场恒星爆炸中同归于尽,直到消散的前一刻,他们仍在互相指责对方“玷污了光”。

沈砚调整了望舒号的频率,将守频者赋予的“和解谱”中最柔和的一段剥离出来,通过舰身的光轨注入光海。那段节奏像一层薄薄的光纱,缓缓覆盖在六芒星船的帆上。裂纹处的尖锐波动渐渐平缓,帆面的光芒柔和下来,六芒星的六个角上,竟慢慢浮现出彼此交缠的藤蔓图案。

“它开始‘听’了。”沈砚松了口气,“守频者的频率在帮它回忆——除了对立,他们也曾有过共生的时光。”

光海深处,一艘最大的船缓缓转向望舒号。它的船帆是暗紫色的,上面印着一个由无数细小星舰组成的环形,环形中央是一道深不见底的裂隙。当望舒号靠近时,环形星舰们突然动了起来,像在重演一场古老的战争:无数星舰冲向中央的裂隙,有的被裂隙吞噬,有的在边缘爆炸,只有极少数侥幸逃脱,却在环形外徘徊不去,像在等待裂隙那边的回应。

“这是‘环域文明’的船。”顾星辞的卷轴上,星文开始剧烈跳动,“他们曾是宇宙中最擅长‘连接’的文明,却在一次尝试连接光暗核心时失败了——裂隙是他们挖开的,环形是他们留下的警戒线,而这些星舰的影子,是没能撤回的探索者。”

望舒号的光轨与暗紫色船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守频者的频率中,属于光暗和解的那段旋律被无限放大,光海掀起温柔的浪潮,一遍遍冲刷着环形星舰的影子。渐渐地,那些冲向裂隙的星舰开始转向,徘徊在环形外的星舰则慢慢靠近,两者的影子在环形边缘交叠,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没有裂隙的圆。

“他们在修正记忆。”文茜轻声说,望舒水晶里,环域文明的最后画面变了:不是爆炸与吞噬,而是探索者们手拉手,在光暗的交界处跳起了圆圈舞,裂隙成了他们舞步旋转时扬起的光尘。

三色小鸟突然朝着光海中央飞去,那里停泊着一艘没有帆的船。船身是透明的,像用凝固的空气做成,只有船首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个无法辨认的符号——既不是星文,也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标记,更像是一道随意划下的、带着暖意的曲线。

当望舒号靠近时,石碑上的符号突然活了过来,曲线开始流动,渐渐化作望舒号的轮廓,又化作守频者的光点,最后化作一团模糊的、像拥抱一样的形状。一段比守频者更古老的意识流传来,不是文字,也不是画面,只有一种纯粹的、包容一切的温柔,像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光,轻轻拂过望舒号的每一寸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