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第十四章 星槎秘辛·时空褶皱里的疤痕

空间站的环形走廊泛着冷蓝的光,文茜跟着顾星辞穿过一道道气闸门,金属地板上传来两人脚步的回声,像敲在空心的星子上。舷窗外,地球的弧线温柔地蜷着,北非的沙漠在阳光下泛着金箔般的光——那是敦煌的方向,是道明寺流血的地方。

“星槎的主体框架是用望舒星残骸熔铸的。”顾星辞停在一扇巨大的观察窗前,窗后是个悬浮在真空舱里的金属结构,像艘被拆解的青铜船,“你带来的残片是导航模块,没有它,星槎只能在固定时空里打转而无法精准定位。”她指着残片与星槎对接的接口,那里的纹路与古蜀星槎、敦煌壁画的星母纹完全吻合,“这些纹路是望舒星的‘星轨语言’,翻译过来是‘归巢’。”

文茜的指尖贴在冰冷的观察窗上,玻璃映出她颈间的陨铁项链,蓝光正与星槎的能量场共振。“多久能修好?”她的声音有点哑,满脑子都是道明寺被沙盗围住时的背影——他总是这样,明明紧张得手心冒汗,却非要装作游刃有余。

“七十二小时。”顾星辞调出全息投影,上面显示着残片的熔接进度,“不过有个好消息,星槎的时间锚定系统完好,我们可以精准回到你离开敦煌的那一刻。”她顿了顿,补充道,“就像……把时空褶皱熨平。”

文茜的心松了半口气,却又被另一个疑问攥紧:“你说望舒星人影是我的先祖?”

“基因序列比对显示,你和她的Y染色体标记完全一致。”顾星辞调出一份泛黄的手稿,是顾晏清的日记,“我曾祖父在民国时就发现了,他收藏的星子碎片里,有块玉佩刻着和你项链一样的星纹。”手稿上的玉佩素描,分明就是顾晏清送给文茜的那枚玉扳指的雏形。

原来那些跨越时空的相似,不是巧合。沈啸川眉骨的疤,莫干左脸的痕,顾星辞眼角的痣,甚至道明寺偶尔皱眉的弧度……都像被望舒星的星轨刻下的印记,在不同的时空里重复,提醒着某种未完成的约定。

星槎修复的间隙,文茜总在环形走廊里散步。有时会遇到空间站的其他宇航员,他们看她的眼神带着好奇,顾星辞只说她是“星轨语言顾问”。有次路过实验室,她看到顾星辞正在研究敦煌壁画的扫描图,手指点在张骞符节的蓝光处:“这里的能量残留,和你水晶里的脉冲频率完全相同。”

文茜突然想起石青说的“星母显灵”,想起那个与自己相似的星纹长袍人影。“她为什么要把水晶碎成三块?”

“望舒星爆炸前,她启动了‘星种计划’。”顾星辞调出一段模拟影像,望舒星的星核在爆炸前分裂成无数碎片,“她知道星球保不住,便将文明的火种装进星子碎片,送往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地球只是其中之一,而你,是第一个能让碎片共鸣的‘星种携带者’。”

这就是她能穿梭次元的原因?不是偶然,而是血脉里的使命。文茜摸了摸水晶,它安静地躺在掌心,像颗睡着的星,梦里藏着千万年的漂泊。

第三天清晨,顾星辞敲响了文茜的舱门:“星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