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211章 商路封锁,危机突至

第211章 商路封锁,危机突至(2 / 2)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朝堂上的主战热情。苏定方皱起眉头:“李侍郎,大食都骑到咱们头上了,难道还要忍气吞声?”

“并非忍气吞声,而是要权衡利弊。” 李逸从容地解释道,“大食此次派出的是商队与雇佣骑兵,并非正规军队,他们的目的是垄断贸易,而非与我大唐开战。若我们直接派正规军出征,反而会让他们有借口,将冲突升级为两国战争。一旦开战,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不仅会消耗大量粮草、兵力,还会彻底断绝西域贸易,反而正中大食下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如今的核心目标,是恢复贸易,打破垄断,而非与大食开战。因此,臣有‘双线应对’之策,既能避免战争,又能破解大食的封锁。”

李治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期待,连忙问道:“李逸,快说说你的计策!”

大臣们也都安静下来,看向李逸 —— 他们知道,李逸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盐铁改革到城市改造,每一次都没让人失望。

李逸走到殿中央,对着李治躬身行礼,然后缓缓说道:“第一条线,是‘外交斡旋’。陛下可派使者前往大食的中亚据点,面见大食的总督,表达我大唐的立场 —— 我们愿意与大食保持和平贸易,共同分享西域市场,但绝不接受垄断与高价。同时,暗中联络石国、拔汗那等西域小国,向他们提供保护与贸易优惠 —— 只要他们继续与唐商往来,我大唐将为他们提供粮食、丝绸援助,还会派少量兵力驻守他们的边境,抵御大食的威胁。这些小国本就不想被大食控制,只是迫于武力才屈服,只要我们给他们足够的支持,他们定会重新倒向我们。”

“第二条线,是‘开辟新商路’。” 李逸继续说道,“怛罗斯虽被封锁,但西域并非只有这一条路。臣记得,在怛罗斯以南,还有一条‘葱岭小道’,虽然路况险峻,需要翻越葱岭山脉,却能绕过怛罗斯,直达波斯。我们可以组织工匠,尽快修缮这条小道,拓宽路面,修建驿站,让商队能够安全通行。同时,加大海上贸易的力度 —— 从广州、扬州港口出发,经南洋、印度洋,同样能抵达波斯、大食,将西域贸易的损失从海上补回来。这样一来,即便怛罗斯被封锁,我们的贸易也不会断绝,大食的垄断自然不攻自破。”

他还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商品替代’入手。大食垄断的主要是香料与玉石,其中香料多用作调料与熏香。我们可以在岭南、江南地区,尝试种植本土香料,比如肉桂、八角、丁香,减少对西域香料的依赖;玉石则可以通过与吐蕃、吐谷浑的贸易获取,不必只依赖西域。这样多管齐下,大食的封锁就成了无用之功。”

听完李逸的计策,朝堂上的气氛渐渐缓和。苏定方沉思片刻,点头说道:“李侍郎的计策确实周全 —— 既避免了战争,又能解决贸易问题,比贸然出兵稳妥得多。只是修缮葱岭小道、支持西域小国,都需要不少钱与兵力,国库能否支撑?”

户部尚书立刻回答:“回苏将军,近年来海上贸易与西域贸易的税收增长显着,国库尚有盈余,支撑这些举措不成问题。而且开辟新商路、种植本土香料,长远来看还能增加国库收入,是划算的。”

程处默也说道:“若是需要兵力保护西域小国或修缮商路,臣愿意率军前往!不用打仗,能保护商队、帮助小国,也是为大唐出力!”

李治看着大臣们达成共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逸的‘双线应对’之策,既顾全了大局,又能解决实际问题,朕准了!即刻任命鸿胪寺卿王玄策为使者,前往大食中亚据点斡旋;命工部尚书组织工匠,前往葱岭修缮小道;命安西都护府调派五千兵力,驻守石国、拔汗那边境,保护小国与唐商;命户部拨款五十万贯,用于新商路修缮与小国援助。”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大食想通过封锁商路威胁我大唐,朕倒要让他们看看,我大唐不仅有强大的军队,更有应对危机的智慧!朕相信,用不了多久,西域商路定会恢复畅通,大唐的贸易,绝不会被轻易打断!”

“陛下圣明!” 大臣们齐声行礼,原本压抑的气氛,终于变得振奋起来。

散朝后,李逸没有立刻离开皇宫,而是来到了兵部衙门,找到苏定方与程处默。“苏将军,程将军,虽然我们主张和平应对,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李逸说道,“大食若见斡旋与新商路无效,说不定会动用更多兵力,甚至挑起战争。还请两位将军加强安西、北庭都护府的防务,训练士兵,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苏定方笑着拍了拍李逸的肩膀:“李侍郎放心,我们早就想到了!安西都护府的士兵一直在加紧训练,武器也在改良,就算大食真的开战,我们也能应对!”

程处默也说道:“是啊!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能率军出征,绝不让大食欺负到大唐头上!”

离开皇宫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长安的城墙镀上了一层金色。李逸抬头望向西域的方向,心中虽有担忧,却更多的是坚定 —— 大食的封锁确实带来了危机,但也让大唐有了开辟新商路、拓展贸易版图的机会。只要应对得当,这场危机,终将成为大唐贸易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此时的怛罗斯要道,大食商队的骑兵还在巡逻,他们以为自己的封锁能让唐朝屈服,却不知道,在长安的紫宸殿里,一套打破封锁的完整计策已经制定,一场关乎大唐贸易未来的行动,即将展开。而属于大唐的盛世,绝不会因为这小小的封锁,就停下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