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柬之脸色阴沉,狠狠拍了一下案桌:“慌什么!即便战马之事被戳穿,我们还有谣言!只要长安百姓都相信李逸谋反,即便魏徵查出真相,陛下也会对李逸心存猜忌!”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你立刻让人在街头散布新的谣言,就说‘李逸已与回纥约定,待婚礼当天,回纥骑兵便会突袭长安,李逸则在城内接应,里应外合推翻大唐’!另外,你再去一趟禁军马场,找到总管,许他黄金百两,让他谎称‘战马数量不符,少了二十匹’,只要他肯配合,日后我定保他升官发财!”
赵虎领命,立刻分头行动。长安街头,很快便流传起新的谣言,不少百姓被 “婚礼当天突袭长安” 的说法吓得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开始囤积粮食,准备躲避战乱;而赵虎则带着黄金,悄悄来到禁军马场,找到总管,提出了贿赂的要求。
“总管大人,这是黄金百两,只要你在魏徵问起时,说战马少了二十匹,这些黄金就是你的,日后张大人还会提拔你做禁军郎将!” 赵虎将沉甸甸的金锭放在桌上,眼中满是诱惑。
马场总管看着桌上的黄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便恢复了坚定。他猛地将黄金推回赵虎面前,厉声说道:“你休要胡来!李侍郎乃忠臣,为大唐做了无数实事,你竟敢诬陷他谋反,还想让我作伪证?我绝不可能助纣为虐!你快离开,否则我便将你拿下,交给魏大人处置!”
赵虎见状,脸色骤变,深知无法收买马场总管,只能仓皇离去。马场总管不敢耽搁,立刻让人将此事上报给魏徵。
魏徵接到汇报时,正在传讯张恒核实贸易合同的细节。听闻张柬之试图贿赂马场总管作伪证,他眼中闪过一丝愤怒,随即冷笑道:“张柬之真是狗急跳墙!不仅伪造证据,还散布谣言、贿赂官员,罪加一等!”
他当即下令,让人将赵虎试图贿赂马场总管的经过详细记录下来,作为张柬之诬陷李逸的新证据;同时,派人在长安街头张贴告示,澄清谣言,告知百姓 “李逸与回纥的往来皆为朝廷公务,所谓谋反纯属诬陷,朝廷已着手调查,不日便会公布真相”,安抚民心。
告示张贴后,长安城内的恐慌情绪渐渐平息。百姓们本就对李逸充满信任,如今看到朝廷出面澄清,便知谣言不实,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也从 “李逸谋反” 变成了 “张柬之诬陷忠臣”。
三日后,魏徵将所有调查结果整理成册,带着贸易合同、战马接收凭证、程处默与张恒的证词、马场总管的举报记录,前往皇宫向唐太宗复命。太极殿内,唐太宗看着这些确凿的证据,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 他没想到,张柬之为了扳倒李逸,竟不惜伪造证据、散布谣言、贿赂官员,手段如此卑劣!
“魏卿,调查结果如何?” 唐太宗的声音带着几分压抑的怒火。
魏徵躬身答道:“陛下,经臣详细核查,张柬之所奏纯属诬陷!李逸与回纥的战马交易,乃朝廷认可的贸易行为,所有战马均已上交禁军马场,数量相符;与回纥可汗的往来,皆为商议保护商路之事,有程处默将军与随行官员作证;张柬之呈上的书信残片与交易清单,经鉴定,均为伪造;此外,张柬之还指使手下散布谣言,试图贿赂马场总管作伪证,罪证确凿!”
说着,魏徵将所有证据呈给唐太宗。唐太宗一一翻阅,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张柬之的愤怒与对李逸的愧疚。“好一个张柬之!朕竟没想到,他为了个人恩怨,竟敢如此诬陷忠臣,动摇民心!若不严惩,何以正朝纲,何以服众!”
魏徵连忙说道:“陛下息怒!张柬之勾结废太子旧部,诬陷重臣,罪大恶极,恳请陛下依法处置,以儆效尤!”
唐太宗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传朕旨意!张柬之诬陷忠臣,散布谣言,贿赂官员,着即免去所有官职,打入天牢,择日审问;废太子旧部赵虎等人,一并捉拿归案,严查其党羽;李逸清白未受玷污,恢复户部侍郎职务,即日起官复原职,其与苏瑶的婚期不变,朕将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以表歉意!”
旨意下达,满朝文武皆心服口服。支持李逸的官员们露出欣慰的笑容,保守派官员则噤若寒蝉,不敢再为张柬之辩解。一场由张柬之策划的诬陷阴谋,在魏徵的公正调查下,彻底破产。
而此时的李逸府邸,苏瑶正陪着李逸整理文书。得知唐太宗已下旨恢复李逸职务,还将亲自主持婚礼,苏瑶眼中满是喜悦,泪水却忍不住滑落:“逸哥哥,太好了!你终于洗清冤屈了!”
李逸轻轻擦去苏瑶的泪水,眼中满是温柔:“是啊,多亏了魏大人的公正,多亏了陛下的明察秋毫。瑶儿,咱们的婚礼,终于可以如期举行了。”
窗外,长安的新春气息愈发浓郁,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这场冤屈的洗刷而欢庆。李逸与苏瑶知道,这场风波虽已过去,但未来的道路上,或许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他们同心同德,坚守初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继续为大唐的民生与繁荣,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