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一一记录下来,又询问了过滤、储存的方法。阿卜杜勒耐心地讲解:“发酵好后,用干净的布过滤,把葡萄皮、葡萄籽去掉,只留下酒液,然后把酒液倒进干净的陶瓮里,封紧口,放在地窖里储存。储存的时间越长,酒越香,有的能存好几年,味道比新酿的酒还好!”
为了让李逸更直观地了解,艾力还带着他去了村里的地窖。地窖建在地下,阴凉干燥,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个陶瓮,每个陶瓮上都贴着标签,写着酿酒的年份。艾力打开一个去年酿的葡萄酒瓮,一股更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倒出的酒液颜色更深,口感也更醇厚。
“这是存了一年的酒,味道是不是比刚才喝的更好?” 艾力笑着问。
李逸点点头,心中越发确定,这葡萄酿酒技术若能引入大唐,定能大受欢迎。长安的达官贵人向来喜爱新奇事物,这口感独特、无需消耗粮食的葡萄酒,定会成为他们宴会上的新宠;而普通百姓也能在丰收之年,用少量的钱购买葡萄酒,丰富日常饮食。更重要的是,大唐可以在西域或中原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区,推广葡萄种植,形成 “种植 — 酿酒 — 销售” 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与税收。
“多谢阿卜杜勒老人,多谢艾力村长!” 李逸郑重地向两人拱手行礼,“我一定会把这葡萄酿酒技术带回大唐,让更多人受益。日后,若是大唐的葡萄酒酿好了,我定会派人送过来,让你们尝尝!”
艾力与阿卜杜勒连忙摆手,笑着说:“贵人太客气了!只要大唐与西域能一直友好,商路能一直通畅,我们就很满足了!”
离开村庄时,艾力还送给李逸两个陶瓮,里面装着新酿的葡萄酒与一些晒干的葡萄种,叮嘱道:“这葡萄种在大唐也能种,只要气候干燥、日照足,就能长出好葡萄。你们可以先试着种几棵,等成功了再推广。”
李逸接过陶瓮与葡萄种,心中满是感激。他将陶瓮小心翼翼地交给随从保管,又将记录酿酒方法的纸仔细收好,这才与艾力、阿卜杜勒告别,踏上返程的道路。
路上,程处默看着李逸小心翼翼的样子,笑着说:“李兄,不就是个酿酒方法吗?你怎么比保管圣旨还上心?”
李逸笑着解释:“程兄有所不知,这葡萄酿酒技术,看似简单,实则价值连城。大唐的酒多为粮食酿造,一旦遇到灾年,就会面临‘粮酒之争’。而葡萄酒用葡萄做原料,不占粮食,既能丰富酒类品种,又能开拓新市场。若是能在大唐推广种植葡萄与酿酒,不仅能增加百姓收入,还能充实国库,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程处默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还是李兄想得周全。要是这葡萄酒能在长安流行起来,以后咱们宴客,也能多一种好酒了!”
两人说说笑笑,朝着长安的方向前进。一路上,李逸时常拿出记录酿酒方法的纸,仔细琢磨,还在上面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用大唐的陶罐代替西域的陶瓮,是否能让酒的口感更好;在发酵时加入少量大唐的酒曲,是否能提高发酵效率;甚至还想到了将葡萄酒与大唐的蜂蜜混合,制作成甜酒,适合不喜欢酸味的百姓饮用。
半个月后,李逸与程处默率领随从,终于回到了长安。刚进城门,就看到苏瑶带着逸品轩的伙计们在城门口等候。苏瑶穿着一件粉色的襦裙,看到李逸,眼中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快步走上前:“李逸哥哥,你们终于回来了!我听人说你们今日到长安,特意来接你们。”
“让你担心了。” 李逸看着她,心中满是暖意,他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小陶瓮,递给苏瑶,“这是我在西域发现的葡萄酒,味道很特别,你尝尝。”
苏瑶接过陶瓮,打开盖子,一股清新的果香与酒香扑面而来,她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闪过惊喜:“这酒真好喝!酸甜可口,比咱们长安的米酒还清爽。”
“这是西域百姓用葡萄酿的,不用消耗粮食。我已经把酿酒方法记下来了,还带了葡萄种回来。” 李逸笑着说,“咱们可以在逸品轩后面的院子里,先试着种几棵葡萄,等葡萄成熟了,再按照西域的方法酿酒,说不定能成为逸品轩的新特色商品。”
苏瑶闻言,立刻点头:“好啊!我这就让人把院子收拾出来,准备种葡萄。要是酿酒成功了,咱们不仅能在逸品轩售卖,还能送给陛下与朝中大臣尝尝,让他们也知道西域的好东西!”
李逸与苏瑶并肩走在长安的街道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他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期待 —— 盐铁改革让百姓用上了平价盐铁,西域商路的恢复让贸易重新繁荣,而这葡萄酿酒技术的引入,或许能为大唐的经济与文化,再添一抹亮色。
他知道,改革与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未来,还有茶叶、丝绸的改革需要推进,地方税收体系需要优化,甚至还能将大唐的先进技术与西域的特色物产相结合,开拓出更多新的领域。但只要秉持 “民生为本” 的初心,与苏瑶、程处默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大唐的繁荣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大唐的盛世,也定能长久延续。
回到府中,李逸第一件事就是将记录葡萄酿酒方法的纸整理好,又写了一份关于推广葡萄种植与酿酒的建议,准备次日呈给唐太宗。他相信,唐太宗定会支持这一举措,因为这不仅能丰富百姓生活,还能为大唐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夜色渐深,李逸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皇宫的方向,手中握着那包葡萄种。他仿佛看到,几年后,长安的庭院里、西域的绿洲上,到处都长满了葡萄藤;逸品轩的酒架上,摆满了紫红色的葡萄酒;百姓们在宴会上,举杯品尝着这来自西域的佳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这一切,都源于此次西域之行的偶然发现,源于大唐与西域的友好往来。
李逸轻轻笑了笑,将葡萄种小心翼翼地收好。他知道,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