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凯旋与暗涌(1 / 2)

巡天仙舟劈波斩浪,驶离那片被死亡与寂静笼罩的南海核心海域。随着距离归墟之眼越来越远,周遭环境逐渐恢复“正常”,墨黑色的海水开始泛起波澜,铅灰色的云层偶尔透下惨淡的天光,空气中那令人窒息的衰败气息也淡薄了许多。

仙舟之上,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秦昭的敬畏交织。每一位守卫、每一位执事,看向船首那道玄衣身影的目光,都带着近乎狂热的崇拜。只手镇压归墟,临阵突破元婴,这等通天手段,已非“强者”二字可以形容,近乎神话。

秦昭负手立于船首,混沌元婴初成,神与道合,对天地灵机的感应敏锐了何止十倍。他能清晰地“听”到海风掠过船帆的低语,“看”到深海中鱼群游弋的轨迹,甚至能隐约感知到脚下这片浩瀚海洋所承载的、属于水之大道的磅礴韵律。

元婴与金丹,乃是云泥之别。不仅仅是力量的暴涨,更是生命层次的跃迁,对“道”的理解与掌控发生了质变。他如今即便不刻意运转功法,周身毛孔也在自主吞吐着天地间各种属性的灵气,经由混沌元婴转化为精纯的混沌之力,补充着之前的消耗,并缓缓提升着修为。

“混沌之道,果然玄妙。踏入元婴,方知天地广阔。”秦昭心中感慨。他感觉自己的寿元已暴涨至数千载,神魂凝练如实质,一念之间便可神识覆盖方圆千里,纤毫毕现。若是全力出手,引动天地之力,翻江倒海、改变天象也并非难事。

“国公爷,前方已近岭南道海域,是否通知地方官府接应?”玉衡真人上前请示,态度比以往更加恭敬。

秦昭略一沉吟,摇了摇头:“不必声张,直接返回津门港。”他如今实力大增,但树大招风,不宜过早暴露全部底牌。而且,他需要尽快了解他离开这段时间,朝中与天下的局势变化。

“遵命。”玉衡真人领命而去。

仙舟隐匿行踪,沿着海岸线悄然北返。

数日后,津门港在望。相较于南方的死寂与混乱,北方的海港依旧充斥着人间烟火的喧嚣与活力。帆樯如林,商旅如织,码头上号子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仙舟并未直接靠上军用码头,而是在外海一处僻静海湾停下。秦昭吩咐玄玑真人带领仙舟众人暂且在此休整,自己则与璇玑仙子、玉衡真人以及数名精锐护卫,改乘一艘不起眼的小型快船,悄然入港。

踏上坚实的土地,感受着那熟悉的、属于大唐的秩序与繁华气息,饶是秦昭心性坚定,也不禁生出几分恍如隔世之感。南海之行,虽不过数月,其间经历的凶险与诡谲,却远超常人一生。

他们并未惊动地方官员,直接包下了一座清静的客栈院落住下。

安顿好后,秦昭立刻对玉衡真人吩咐道:“你持我令牌,立刻通过靖安司的隐秘渠道,联系长安,我要知道近期朝中、边境以及……关于韦氏的一切动向。尤其是,我们离开后,可有大事发生?”

“是!末将立刻去办!”玉衡真人神色一肃,领命而去。靖安司作为秦昭一手打造的机构,情报网络已渗透极深。

玉衡离去后,院落内只剩下秦昭与璇玑仙子。

璇玑仙子轻声道:“秦……国公爷,如今你已安然返回,我也该告辞了。流波玉佩指引,宗门可能另有线索现世,我需要去探寻。”

秦昭看向她,此女与他共历生死,气质空灵,来历神秘,其背后的流波山或许也与归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沉吟片刻,道:“仙子一路保重。若遇难处,可来长安寻我。”

璇玑仙子深深看了秦昭一眼,点了点头,并未多言,身形化作一道清光,悄然离去。

秦昭独自立于院中,仰望北方天空,那是长安的方向。他指尖一缕混沌之气缠绕,感受着自身与这片天地更加深刻的联系,以及那冥冥中,来自长安方向的、一丝若有若无的……因果牵引。

“李三郎……朝堂……希望一切安好。”

当夜,玉衡真人便带回了第一批情报。

情报内容让秦昭眉头微蹙。

在他南下期间,朝堂表面波澜不惊,李隆基(李三郎)励精图治,开元盛世气象渐显。但暗地里,却有几股暗流在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