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转机!(2 / 2)

包机回京的过程压抑而沉默。

方一凡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下方翻滚的云海,神情复杂。童文洁和方圆守着他,满眼担忧。另一边,乔卫东和随行医护人员小心地看护着昏睡中的英子,宋倩则紧紧握着女儿另一只没有输液的手,眼神片刻不离,仿佛一松手,女儿就会消失。

回到熟悉的书香雅苑,气氛彻底变了。曾经充满烟火气和高考硝味的“战场”,如今弥漫着药味和一种小心翼翼的低气压。乔家的客厅被部分改造,放上了医疗床和一些简易的康复设备,更像一个家庭病房。

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专业的康复师每天上门,为英子进行按摩、关节活动、声音刺激等促醒治疗。每一次被动的屈伸,每一次呼唤都没有回应的尝试,都无声地折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

方一凡成了乔家的“常驻人口”。

他放下了大部分艺考练习,一有空就跑到英子床边。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吵吵闹闹,而是学会了安静地陪伴。他会给她念她喜欢的天文书,虽然听起来枯燥乏味;他会絮絮叨叨地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讲磊儿又考了第一,讲季杨杨被他爸训了;他甚至会笨拙地给她哼歌,跑调跑到姥姥家。

童文洁和方圆没有阻止他。他们明白,这对英子是一种刺激,对方一凡,何尝不是一种救赎和自我疗愈?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固执地守着那个跳海前被他抱住的女孩。

宋倩的变化是缓慢而艰难的。她依旧敏感易怒,但开始努力克制。她会认真跟康复师学习手法,会在方一凡说话时不再急于打断,会学着炖一些流食,虽然常常因为走神而烧糊。她和乔卫东的关系依旧紧张,但为了女儿,他们被迫成为了“战友”,一种脆弱而无奈的同盟。

日子在绝望和希望的缝隙中艰难流淌。

一天下午,方一凡又在读着霍金的《时间简史》,读到关于宇宙膨胀的枯燥理论时,他自己都快睡着了。

突然,他听到一声极其微弱的、几乎像是叹息的抽气声。

他猛地抬头,心脏骤停。 他看到,一滴眼泪,正缓缓地从英子紧闭的眼角滑落,浸入鬓角。

他愣住了,巨大的狂喜和害怕同时攫住了他——他怕这是又一次幻觉。

“阿...阿姨!叔叔!快来!”他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不敢大声喊,生怕惊扰了什么。

宋倩和乔卫东连滚爬爬地冲进来,顺着方一凡颤抖的手指看去。 他们也看到了那滴眼泪,以及紧接着,更多渗出的泪水。

这不是清醒的迹象,更像是一种潜意识的情绪宣泄。

宋倩捂住嘴,泣不成声,但这一次,是带着希望的泪水。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极其轻柔地拭去女儿的眼泪,仿佛在触碰一件绝世珍宝。

希望依旧渺茫,前路依然漫长。但这一刻,他们知道,他们的英子,或许正在某个黑暗的深渊里,艰难地、努力地想要浮上来。

而他们,所能做的和必须做的,就是继续等待,继续呼唤,继续用尽一切力气,为她点亮回家的路。真正的复苏,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将是一场远比高考更加艰巨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