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悦沉默片刻,“你继续记‘宫务常理录’,每一句听到的话,都写下来。”
“是。”
胤禛走后,清悦召来安蓉。
“把张禄这两日的行动再核一遍,尤其看他有没有接触其他宫的太监。”
“已经查了。昨日他给永寿宫送过一包药渣,说是宜妃赏的补品残料。”
“药渣?”
“是。但永寿宫掌事嬷嬷说,那日根本没煎过药。”
清悦立刻下令:“取那份药渣,送去尚药局暗查成分。另外,让之前安排的两名宫女今晚以‘查漏风’为由,进咸福宫西配殿看看。”
入夜,两名宫女先后回报。西配殿空置已久,但地面有炭灰残留,墙角堆着几个旧木箱,其中一个箱盖松动,露出半截黄麻纸,上面有几个墨点,像是记号。另一名宫女发现,殿后小窗的插销被人动过,能从外面推开。
清悦听完,起身走到密室。她打开铁匣,取出那张分析纸,在“内外联络”一栏下加了一行:**借药渣、木箱、炭灰掩护,传递密信或指令。**
她又翻出康熙赐下的《六宫物料稽查章程》初稿,在“巡查制度”一条旁空白处写道:**增设夜间巡查记录,各宫偏殿开门须报备;杂役携带物品出入,须经双人查验并登记内容。**
随后,她铺开一张素笺,开始起草奏报。只写事实,不加推断:
> 一、咸福宫西配殿近五日夜间两次开门,无人进出,却多领炭三十斤。
> 二、杂役张禄每夜交接不明物品,往来兵部周员外郎宅邸。
> 三、永寿宫收到所谓“药渣”,实未煎药,成分待查。
> 四、胤禛听闻朝中子弟议论储位,有“宫中助力非常之举”之语。
写完,她将纸折好,装入密封信封,在封口盖上私印。又另取一页纸,列出三套应对方案:
1. **监控待变**:继续布控,记录所有异常,暂不惊动。
2. **分化瓦解**:利用内务府换班之机,调离张禄,切断联络链。
3. **请旨彻查**:明日面圣,呈报全部线索,请皇帝定夺。
她把方案压在铜尺底下,抬头看了眼沙漏——已近子时。
安蓉轻手进来,“主子,尚药局那边回话了,药渣里混着烧过的纸灰,上面有半个“周”字墨迹。”
清悦站起身,走到案前,拿起朱笔,在日程簿上写下明日第一条:辰时初,求见万岁爷。
她将密封奏报放进袖中,铜尺仍压着三套预案。灯影下,她的手放在铁匣边缘,指尖轻轻敲了一下。
窗外夜风穿过宫墙,廊下灯笼晃了半下,火光微斜。
清悦转身吹灭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