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成胤禛亲额娘 > 第158章 胤禛学业瓶颈再遇与清悦突破

第158章 胤禛学业瓶颈再遇与清悦突破(2 / 2)

清悦傍晚过去看了看。门开着,胤禛坐在桌前,面前摊着《性理精义》,旁边是新写的笔记。他正低头写字,笔尖稳,落纸快。纸上写了四个大字:人事立本。

清悦站在门口没进去。她看了一会儿,转身走了。

夜里三更,胤禛还在灯下写。他把之前抄的《贞观政要》翻出来,对照自己写的策论,一条条改。改到一半,停下笔,盯着“天命”二字看了很久。然后蘸墨,在旁边写下:“天命无形,惟验于事;人事有迹,可察于行。”

他呼出一口气,嘴角微微动了一下。

第二天清晨,清悦刚起身,安蓉就把胤禛昨夜写的笔记送来了。最后一页写着八个字:人事立本,天命为鉴。

清悦看完,放在一边。她拿起宫务文书开始批阅。尚衣监报上来的冬装余料清单还没核完,她一笔一笔划掉有问题的条目,写上处理意见。

快到午时,胤禛来了。

他请过安,站着没走。

清悦抬头:“还有事?”

“儿子想问问,”胤禛声音平稳,“如果我在经筵上谈‘以实政代虚礼’,该从哪几个点入手?”

清悦放下笔:“你先说说,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胤禛答:“地方官遇事总推给天象灾异,逃避责任。我想说,与其祷告求雨,不如查渠修坝。”

“好。”清悦点头,“那就从两个地方讲。一是历史上有没有靠修德止住旱灾的?查实录。二是有没有靠水利工程渡过难关的?找案例。用事实说话,比空谈道理有力。”

胤禛记下了。

“还有,”清悦补充,“别一上来就否定天命。要说‘敬天之心不可无,但保民之责更在身’。这样既不失礼,又能立住你的观点。”

胤禛认真听着,一句句往心里去。

他说完就走了。清悦继续批文书。外面太阳升高,照进暖阁,落在她手边那本《性理精义》上。书页半开,正好是康熙朱批那一页。

胤禛回到书房,立刻翻出实录。他让小太监把近年各地灾情记录都找来,堆在桌上。他自己坐下来,一支笔、一张纸,开始列数据。

哪年旱,哪年涝,朝廷怎么应对,地方官如何上报,有没有提前修水利,灾后死了多少人……他一项项填进去。

填到第三张表时,他忽然停住笔。

原来有些地方年年报灾,但从没修过堤坝。而另一个府,十年一大旱,却从未饿死人,因为县令每年春带百姓清渠。

他猛地合上册子,站起来走了两步。

这才是真东西。

不是书上写的“天降灾异,君当修德”,而是“人在做,天在看”。

他重新坐下,提笔就在新纸上写:“治国不在祈天,而在察吏;安民不在避灾,而在备患。”

写完,他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

窗外风吹进来,吹动桌上的纸页。有一张飘到地上,他弯腰捡起,放回原处。

笔洗里的水还清,墨块磨了一半,灯芯烧短了一截。

胤禛拿起笔,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