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星图,与其说是图,不如说是一片由无数闪烁的光点、流动的丝线和变幻的符号构成的、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混沌之海。每一个光点都可能代表一个事件,每一条丝线都可能代表一种因果关联,每一个符号都可能代表一种情绪或选择。
它庞大、复杂、且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普通人看上一眼恐怕就会精神崩溃。
但此刻,在意识高度同步的状态下,苏晚和陆沉渊的思维仿佛连接成了一台超越凡俗的超级计算机。
苏晚那属于“谛听”之主的、对信息细微差别和内在联系的敏锐直觉,与陆沉渊那属于“观星者”后裔的、对宏观规律和轨迹预测的天然亲和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们“看”到的不再是杂乱无章的乱码,而是开始能分辨出其中某些特定的“模式”和“流向”。
【检测到目标星图:编号K-7,主题:‘抉择的十字路口’。】管理员Zero的声音在意识层面响起,【要求:从当前节点推演,找出通往‘生存与希望’概率最高的未来分支,并标识其关键决策点。时限:三十分钟。】
生存与希望?这似乎是系统给予的一线生机。
两人的意识如同两道探照灯,聚焦于那片混沌的星海。他们共享着算力,共享着感知。苏晚能捕捉到那些细微的、容易被忽略的变量波动,而陆沉渊则能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构建出大致的趋势模型。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矩阵外,周维明和林紧盯着屏幕上一个逐渐被点亮的、代表着推演进度的进度条,紧张得不敢呼吸。雷烈则警惕地守护在周围,尽管他知道在这里,物理威胁可能毫无意义。
矩阵内,苏晚和陆沉渊的意识在高速运转。他们“看到”了无数条纷繁复杂的命运支流,有的通向更深的黑暗与毁灭,有的则在短暂的光明后戛然而止,有的充满了不确定的迷雾……
寻找那条最有可能通往“生存与希望”的道路,如同在亿万条岔路中寻找唯一正确的方向。
“这里……”苏晚的意识传递出一个信号,指向星图中一个极其隐晦的、被大量负面变量包裹的节点,“这个节点的‘湮灭’概率高达99%,但它内部隐藏着一个极其微弱的‘重构’信号……如果能在湮灭发生的瞬间,注入足够的‘稳定’变量,或许能引发奇点跃迁,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陆沉渊的意识立刻跟进,进行大规模的轨迹模拟运算:“概率计算……成功几率不足0.3%。风险过高。”
“但其他路径的最终存活率,最高不超过5%。”苏晚回应。这是一场豪赌。
两人不再交流,意识完全沉浸在推演中。他们将所有计算资源集中到这条风险极高的路径上,反复模拟各种变量介入的时机和方式。
进度条在缓慢而坚定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