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导师的幽灵(1 / 2)

顾慎知的名字,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苏晚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导师去世的场景,混杂着消毒水的气味、刺眼的警示灯和冰冷的绝望,再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官方结论是实验设备故障导致的基因编辑样本泄漏,引发急性器官衰竭。一场被定性为“不幸意外”的悲剧。

苏晚曾深信不疑。顾慎知对于生物艺术的痴迷近乎癫狂,他的实验室总是堆满了各种危险的、前沿的生物材料和设备,出现意外似乎并不奇怪。

但此刻,当“新纪元基金会”和“陈明远”与这个名字产生关联时,过去所有被忽略的细节,都蒙上了一层诡谲的色彩。

她记得,顾慎知去世前几个月,精神状态异常亢奋,又时常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他曾对她说过一些当时听起来云山雾罩的话:“晚晚,艺术和科学的边界正在模糊,但界限之下,是深渊……有些人,想扮演上帝。”

“如果我的研究能成功,或许能揭开‘生命’最底层的密码……但那把‘钥匙’,不知道会打开天堂之门,还是潘多拉的魔盒。”

“钥匙”!

苏晚猛地睁开眼,瞳孔收缩。当时她只当是导师艺术家的狂想,可现在,“钥匙候选人”、“涅盘”计划……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顾慎知当年模糊的呓语,竟然产生了惊人的呼应!

难道导师的死,根本不是意外?他的研究,触及了某个核心秘密,引来了杀身之祸?而新纪元基金会,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她必须查清楚!

强烈的冲动让她几乎想立刻回复邮件,追问关于顾慎知的一切。但她残存的理智死死拉住了缰绳。不能慌,不能乱。对方在试探,她必须比他们更有耐心。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梳理与顾慎知相关的所有记忆。他的笔记、他的手稿、他留在她这里的一些实验性摄影底片……导师去世后,他的大部分遗物都被家属收回,但苏晚这里,还零星保存着一些他赠予的、充满纪念意义的小物件。

她起身,锁上书店的门,拉下所有的窗帘,然后走到书店最里间的一个旧木柜前。里面存放着她一些不常用的摄影器材和私人物品。她翻找片刻,取出了一个密封的、有些年头的硬纸盒。

里面是几本顾慎知早期的手绘草图,一些记录着零散灵感的便签,还有几个装有特殊胶片的底片袋。这些胶片,是顾慎知利用生物发光蛋白和基因标记技术制作的“生物底片”,需要在特定光源下才能显影,内容多是他一些未完成的艺术构想。

苏晚将这些物品一一取出,在灯下仔细检视。草图多是细胞结构、dNA链的抽象变形,充满了瑰丽的想象。便签上的字迹潦草,大多是些哲学思考和技术难点。

突然,她的手指在一张夹在草图本深处的、略显发黄的便签上停住了。便签上除了几行难以理解的公式缩写,右下角有一个极其细微的、用极细钢笔勾勒的图案——那是一个被荆棘缠绕的、抽象的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