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别的监控,意味着“拾光书屋”及其周边,几乎处于一种无形的天罗地网之中。不仅仅是电子信号的捕捉,还包括物理位置的实时追踪,以及对所有进出人员的身份识别与行为分析。
苏晚很快就通过“谛听”系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周围的“眼睛”和“耳朵”密度增加了数倍,那种无处不在的窥视感,让她如同置身于透明的玻璃房中。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意味着陆沉渊的怀疑已经达到了顶点,他不再满足于远程调查和偶尔的试探,而是准备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的掌控。
她必须更加谨慎,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暴露的导火索。
她减少了外出采风的次数,即使出门,也选择最常规的路线和地点,拍摄最普通不过的风景和静物。在书店里,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侍弄花草、整理书籍和接待顾客上,行为模式与一个真正的书店老板无异。
同时,她也在暗中调整“谛听”的运作模式,将更多的任务转移到线上处理,减少线下的人员和信息流动,以规避越来越严密的监控网络。
这天下午,一位戴着鸭舌帽、穿着快递员制服的男人走进了书店。他手里拿着一个不大的纸箱。
“苏晚女士吗?有您的快递,请签收一下。”男人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声音有些沙哑。
苏晚正在帮一位老顾客找书,闻声抬头,目光与那“快递员”接触的瞬间,她的心猛地一沉。
这个人,不是普通的快递员。他的站姿,他递过签收单时手指的姿势,以及他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不同于普通劳动者的锐利,都被苏晚瞬间捕捉。
是陆沉渊的人!他竟然派人伪装成快递员进行近距离接触和侦察!
“好的,谢谢。”苏晚面上不动声色,接过笔,快速在签收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动作自然流畅。
在递回签收单时,她的指尖“无意间”触碰到了对方的手腕。一瞬间,她感觉到对方手腕内侧皮肤下,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类似芯片的硬物凸起。
皮下植入式追踪器?还是身份识别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