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照片背后的眼睛(1 / 2)

咖啡店的“巧遇”之后,陆沉渊对苏晚的调查方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字世界的追踪,开始更多地关注她的现实行为,尤其是她的摄影工作。

苏晚作为摄影师,需要经常外出采风,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和环境。这为她收集情报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但同样,也更容易留下现实的痕迹。

秦昊调取了苏晚近几年来公开发布的所有摄影作品,以及一些摄影展的参展记录,交给“深潜者”的行为分析专家进行研判。

“零,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几天后,秦昊带着分析报告找到了陆沉渊。

“说。”

“苏小姐的摄影作品,尤其是那些获奖或引起关注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从市井烟火到自然风光,从人物肖像到静物写生,技术无可挑剔。但是,”秦昊顿了顿,指着报告上的几张放大打印的照片,“我们的分析师注意到,在她的一部分作品中,尤其是那些看似随意捕捉的城市街景或人群剪影中,总会‘无意间’拍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地点,或者人物。”

陆沉渊接过报告,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被红圈标记出来的细节。

一张名为《黄昏的十字路口》的作品,背景里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窗边,坐着一个只露出半张侧脸的男人。分析师标注,此人是某国潜伏已久、已被“深潜者”记录在案的情报人员。

另一张《雨巷》,在巷子深处模糊的阴影里,有一个废弃邮箱的特写。那个邮箱,经过核实,是某个已解散的走私团伙曾经使用过的死信箱。

还有一张《港口晨雾》,在弥漫的雾气中,一艘货轮的船名被巧妙地虚化,但那艘船的航线特征,与几起未破解的精密仪器走私案高度吻合……

类似的“巧合”,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现了不下十次。

“这些是她公开发表的作品,”秦昊补充道,“我们无法确定,是她无意中拍到的,还是……有意为之。如果是后者,那她的观察力和对‘目标’的敏感度,堪称恐怖。”

陆沉渊看着这些照片,眼神越来越冷。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怀疑,那么这些散落在艺术作品中的“真实”,几乎就是苏晚身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