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拾光与尘埃(1 / 2)

晨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驱散了都市清晨的最后一丝薄雾,将“渊渟科技”总裁办公室照得一片通透明亮。陆沉渊站在窗前,俯瞰着脚下如同模型般精致的车水马龙。他身姿挺拔,穿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气质温润儒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敛着一丝与这精英形象不符的、仿佛能洞穿一切的冷静与疏离。

“陆总,这是‘守望者’计划的最终方案和潜在合作方名单。”特助秦昊将一份平板电脑轻轻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语气恭敬却不失熟稔,“董事会那边希望这个慈善项目能尽快启动,为集团形象加分。”

陆沉渊转过身,唇角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锐利只是光影造成的错觉。“做慈善是好事,但关键要落到实处。名单上的,都是些追求曝光度的机构吧?”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磁性。

秦昊笑了笑:“您明察。大部分都是。不过,有一家比较特别,‘拾光书屋’,一家独立书店。规模很小,但口碑极好,店主是位自由摄影师,作品很有灵气,尤其擅长捕捉人文情怀,风格很符合我们这次关注留守儿童的主题。是项目部一个小姑娘推荐的,说是在那里买书时偶然聊起,觉得理念很合。”

“拾光书屋……”陆沉渊轻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敲了敲,“听着不像是个追求流量的地方。资料给我看看。”

他接过平板,快速浏览着关于书店和其店主苏晚的简单信息。页面上的照片很少,只有几张书店门面的随手拍,绿植掩映,木质招牌透着温暖的旧意。店主苏晚的信息更少,只有几个摄影比赛的获奖记录,作品风格宁静而富有力量,能瞬间抓住人的情绪。

“有点意思。”陆沉渊将平板递回去,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安排一下,接触看看。合作的前提是理念一致,而不是规模大小。”

“明白。”秦昊点头,心里却微微讶异。这种小事,原本陆总只需要最终拍板,不必亲自过问前期接触的细节。

……

城市的另一头,氛围截然不同。

“拾光书屋”蜷缩在一条老街的转角,阳光透过爬满绿萝的窗棂,在木质地板和层层叠叠的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墨水和咖啡豆混合的醇厚香气,安静得只能听到窗外偶尔响起的车铃声和书架间轻微的翻书声。

苏晚穿着一件亚麻质的宽松长裙,正踮着脚,试图将一本厚厚的老版《辞海》塞回书架最高层。几缕碎发垂在她白皙的颈侧,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神情专注,嘴角自然微微上扬,带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恬淡。

“晚晚!救命!我这篇稿子又被主编打回来了,说缺乏生活气息!生活气息是什么?是菜市场的鸡飞狗跳还是地铁里的汗味啊?”闺蜜叶蓁咋咋呼呼的声音打破了店内的宁静,她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一屁股坐在窗边的懒人沙发上,抱着抱枕哀嚎。

苏晚终于把书推回了原位,松了口气,转身笑道:“也许是你身上的香水味太‘不食人间烟火’了?”她走到咖啡机旁,熟练地给叶蓁做了一杯拿铁,“静下心来,喝杯咖啡,慢慢想。”

“还是你好。”叶蓁接过咖啡,抿了一口,幸福地眯起眼,“你说我干脆辞职,来给你打工算了?每天闻着书香味,肯定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