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 第274章 耍一把左良玉

第274章 耍一把左良玉(1 / 2)

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曾经不可一世的热兰遮城终于升起了白旗。总督麦尔在一众垂头丧气的军官簇拥下,步履沉重地走出了棱堡残破的大门,向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爷朱成功投降。

受降仪式简短而威严。然而,当明军开始清点城堡内的物资和财产时,被羁押在一旁的麦尔却突然激动起来,他挣脱了士兵的束缚,冲到朱成功面前,挥舞着双臂,用生硬的汉语高声抗议:

“我抗议!总督阁下,国姓爷!你们不能这样剥夺我们东印度公司的合法财产!大员岛……我们可以让给你们,但城堡里这些金银、货物,是我们通过多年贸易合法所得!它们属于公司,你们必须允许我们带走!”

站在朱成功身侧的刘国轩和郑彩闻言,互相看了一眼,脸上同时露出了仿佛在看傻子一样的讥讽表情。这些红毛鬼到了这步田地,竟然还抱着他们那套可笑的“商业规则”不放。

“啪——!”

一记响亮而清脆的耳光,毫无预兆地狠狠扇在了麦尔的脸上,力道之大,让他直接踉跄着倒退了几步,脸上瞬间浮现出清晰的五指红印。

动手的是郑彩。他甩了甩手腕,眼神冰冷如刀,语气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鄙夷:“看来麦尔总督,还有你们这些红毛藩鬼,到现在还没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他上前一步,逼视着捂着脸、目瞪口呆的麦尔,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炸响:“听着!你们现在不是什么狗屁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你们是我大明的俘虏!是肉票!懂吗?肉票!”

郑彩的手指几乎要戳到麦尔的鼻子上:“现在,立刻,马上,给我写信给巴达维亚!告诉那边,想要你们这八百多号人的命,就拿银子来赎!每人一千两,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残酷的冷笑,目光扫过那群面如土色的荷兰俘虏,一字一句地说道:“给你们十天时间!十天之后,如果见不到赎金,老子每隔一个时辰,就往海里扔两个人!让你们这些红毛鬼,好好尝尝南海鲨鱼的利齿!”

麦尔被这赤裸裸的海盗行径和威胁气得浑身发抖,他捂着脸,怒不可遏地吼道:“野蛮!你们现在是明朝的官军!是正规的军队!怎么还能像海盗一样行事?!你们如此不顾信义,难道不怕被你们的皇帝惩罚吗?!”

“哈哈哈!”一直冷眼旁观的刘国轩此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嘲讽,“麦尔,别人或许不清楚你们这些泰西人的底细,难道老子还不清楚?”

他走到麦尔面前,目光锐利如鹰隼:“你们英格兰、法兰西、荷兰的国王,哪个没干过发放‘私掠许可证’的勾当?官方鼓励海盗,杀人越货,劫掠商船,分赃王室!你们东印度公司在海上,在印度,在香料群岛,干的灭族屠城、强占土地的腌臜事,难道还少了?”

刘国轩的声音陡然转厉,喝道:“少他娘的在老子面前装什么无辜的商人!你们那一套,我们玩剩下的!在这里,规矩由我们定!”

他伸出大手,指向那群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的荷兰俘虏,声音如同最终审判:“听清楚了!这里总共是八百三十二个荷兰人!每人一千两赎金,一分不能少!不交足八十三万两千两银子,你们休想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大员!”

“现在,滚去写信!”

当荷兰东印度公司那支庞大的支援舰队,历经风浪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疾驰而至大员外海时,映入他们眼帘是飘扬在大员上空的明军旗帜,以及港口处严阵以待的大明水师。

更让他们心惊肉跳的是,对方直接派来了通事,告知他们:包括总督麦尔在内的八百三十二名荷兰人,已尽数成为大明的“肉票”,若敢轻举妄动,即刻撕票!

别看这个时代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商船与战舰遍布全球大洋,总数逾万。但其本土,只是一个刚刚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独立出来不过数十年的弹丸小国。

此时全国人口不过一百五十余万,精壮男子更是宝贵。大员守军中虽有不少雇佣的南洋土著兵,但那近千名拥有丰富殖民、贸易和海战经验的荷兰籍军官、士兵、工匠与职员,是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扩张的骨干力量。若是一朝尽丧于大员,对于巴达维亚总督府而言,不仅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更是会动摇其在远东统治根基的灾难。

权衡利弊,尤其是看到明军摆出的不惜鱼死网破的强硬姿态后,气势汹汹的支援舰队最终未敢发动进攻,只能悻悻退至安全海域,并紧急派出代表,与大明方面商讨这批“肉票”的天价赎金。

收复大员(台湾)的捷报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传至京师,本应举朝欢庆,却在紫禁城内引起了意想不到的风波。

首先发难的是户部。

尚书倪元璐捧着几乎空了的账本,在廷议上大倒苦水,陈述近年来北方抗清、内地剿匪,国库早已寅吃卯粮,实在无力再拨付巨款去开发那座远在海外的蛮荒大岛。

面对财政现实,皇帝朱由崧迅速做出决断,下旨:将“大员”正式更名为“台湾”,设立台湾府,划归福建省管辖。同时,晋升福建巡抚路振飞为福建总督,全权负责福建及台湾两地军政事务,并全力推动福建向台湾移民垦殖事宜。至于前期开发所需资金,旨意中明确——“一应从缴获中拨发”,算是暂时堵住了户部的嘴。

然而,就在更名设府的诏书刚刚颁下不久,另一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京城官场传开:延平伯朱成功,竟将以麦尔总督为首的数百荷兰俘虏当作“肉票”,向荷兰东印度公司勒索巨额赎金!

此举瞬间在朝堂之上引爆了轩然大波。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礼部衙门内,几位老成持重的官员痛心疾首,“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行事当光明磊落,以德服人!岂能效仿海盗行径,行此绑票勒索之事?此举置我大明国格于何地?!”

一时间,弹劾朱成功“有辱国体”、“贪残暴戾”、“形同海寇”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通政司。

大批御史言官更是群情激愤,不仅上疏,甚至联合起来,跑到位于京师的靖海侯府(郑芝龙府邸)前抗议示威,高声斥骂,若非内阁反应迅速,紧急命令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加派了三百兵丁严密护卫,险些酿成冲击府邸的恶性事件。

郑芝龙及其家眷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波堵在府中好几天,连门都出不得。

眼见在靖海侯府前未能达到目的,这些言官们又转而齐聚文华殿前,长跪请愿,声音哽咽地要求朝廷严惩朱成功,以正视听,维护大明的煌煌国威。

与殿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华殿内办公的几位阁老却显得异常平静。

礼部尚书钱谦益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对殿外的嘈杂恍若未闻,他对一旁的同僚低声说道:“诸公何必动气?陛下此刻就在福州坐镇,对近在咫尺的台湾之事,岂有不知不闻之理?此事若无陛下默许乃至授意,朱成功岂敢擅作主张?外面那些人,不过是徒惹笑话罢了。”

成国公朱纯臣更是快人快语,他嘿嘿一笑,压低声音道:“依我看呐,这主意搞不好就是陛下自己出的!开发台湾缺银子,国库又拿不出钱,眼前这群红毛鬼不就是现成的钱袋子?不敲他们一笔,难道还跟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陛下这是务实之举!”

果然,不久之后,一份来自福州的邸报以明发形式传至京师,彻底为这场风波定下了基调。

邸报中,皇帝朱由崧首先以严厉的口吻怒斥荷兰东印度公司实为“海盗国度”,历数其在我国沿海及南洋劫掠商旅、侵占土地、虐杀百姓的累累罪行,明确将其定性为“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