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 第255章 欠债还钱,还有利息

第255章 欠债还钱,还有利息(2 / 2)

金自点则说道:“替大王效力,微臣岂敢居功!托大王的洪福,成国公朱纯臣已经答应向大明天子上书保举大王登基!”

朝鲜王的正统一方面是来自朝鲜李氏自身的血脉传承,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大明天子的敕封诏书,二者缺一不可!

只要大明天子的诏书一到,自己便是真正的朝鲜王了!

一想到这里,李淏的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了!

“征召三十万民夫耽误不得,还请领议政速速督办此事!”

那些士绅官僚将自己捧上了王位,自然不可能再让他们的家仆前去充当民夫,耽误日期已经是必然的了,这件事情李淏只得求助于金自点。

对方笑道:“大王放心,我朝鲜发生如此巨变,征召民夫的差事延误几日,想必天朝不会怪罪!臣已经让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四道的官员征召大批民夫赶往仁川,不出七日定能完成征召任务!”

“不过……”

金自点拉长了语调,脸上适时的浮现出比刚才更加凝重的神色:“眼下还有比筹措岁币更棘手的事情!”

刚刚还在为征召发愁的李淏闻言大吃一惊,几乎从王座上弹起来:“还有比伺候大明……呃,比应对天朝更要紧的事?”他险些将“活爹”二字脱口而出。

“正是!”

金自点沉声道:“据紧急军报,多尔衮听闻大王刚刚登基,认为有机可乘,已放弃继续围攻久攻不下的北汉山城,命豫亲王多铎率领八旗主力,绕过山城,直扑王京而来!其前锋距离汉阳已不足二十里了!”

“什么?”

李淏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了冰冷的王座之上,声音都变了调:“鞑……鞑子来了!这……这该如何是好?”

巨大的恐惧让他瞬间失去了方寸,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猛地喊道:“快!快去请成国公!请天兵入城!有大明精锐在,定能守住汉阳!”

金自点无情地击碎了他这最后的幻想,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大王,成国公早已有言在先:明军将坚守汉阳南北两翼的山城要地,以牵制鞑虏侧翼,使其不能全力攻城。这守卫汉阳都城……还需靠我朝鲜自己。”

这话如同冰水浇头,让李淏彻底清醒,也让他更加绝望。

他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这王位是何等烫手,而大明的支持,也并非无条件的庇护。

看着李淏失魂落魄的样子,金自点知道火候已到,终于抛出了他早已与清方勾连好的方案:“大王,为今之计,硬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为保全社稷,延续宗庙,我们或可与鞑子议和,先换取其退兵,再图后计。”

“议和?”

李淏像是被针刺了一下,猛地摇头,“不可!鞑子贪得无厌,当年皇太极便强逼先王行三跪九叩之礼,奇耻大辱!孤……孤绝不受此辱!”

“大王,此一时,彼一时也!”

金自点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当初大清兵锋正盛,皇太极自然嚣张。如今满洲故地尽失,多尔衮麾下真正的八旗精锐不过数千,他岂敢再如当年那般狮子大开口,不过是虚张声势,以求实利罢了。”

“那……领议政可有把握?”

李淏的语气明显动摇了,求生的欲望压过了屈辱感。

金自点胸有成竹地高声应道:“不敢说十足把握,但可一试!不瞒大王,多尔衮的使者,大学士宁完我,此刻就在王京之中。大王何不秘密见上一见,听听他们的条件?”

事关重大,李淏自然不敢公开接见清使,会面被秘密安排在了汉阳城外的奉元寺禅房之内。

宁完我面对年轻的李淏,毫无恭敬之色,开门见山,语气倨傲:“我大清摄政王仁德,不忍趁朝鲜国丧之际大动干戈。只要朝鲜王应允,将咸镜、平安、黄海三道之地割予我大清,我军即刻退出京畿道,并归还开京,释放所有被俘朝鲜官兵。”

“三道之地?”

李淏一听就急了,再也顾不得威仪:“不可!万万不可!我朝鲜拢共八道,一下子割去近半,你让孤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宁完我冷笑一声,厉声反驳:“交代?那咱们就先掰扯清楚!咸镜、平安两道,大部本就是我女真故地!当年你朝鲜太祖李成桂,欺瞒大明洪武皇帝,谎称此地乃朝鲜旧疆,才蒙骗得天朝将此片土地划归朝鲜!我建州女真先祖被迫从此地迁入辽东!此事,莫非大王您的列祖列宗未曾告知于你?”

他这话戳中了历史痛点(明代之前,中原王朝与朝鲜的确长期以大同江为界,朝鲜向北扩张是事实)。

李淏顿时语塞,脸色涨红,在历史渊源上确实站不住脚。

挣扎半晌,李淏仿佛用尽了力气,咬牙道:“罢了!孤……孤就将大同江以北之地‘归还’大清,这总可以了吧?”

宁完我却得势不饶人,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朝鲜侵占我大清故土两百余年,难道连一分利钱都不想付,天下岂有这等好事?”

“大同江以南的咸镜、平安两道剩余部分,加上整个黄海道,便是你朝鲜需支付的利钱!”

他向前一步,语气转为赤裸裸的威胁:“更何况,这些地盘,如今大半已在我大清控制之下!大王签不签这和约,并不改变事实!若大王执意要与我大清为敌,哼,汉阳城破之日,必是满城鸡犬不留之时!”

面对宁完我毫不掩饰的杀意和强大的军事压力,李淏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所谓邦交,终究看的还是背后实力,此刻他毫无筹码。

这时,金自点适时地用朝鲜语在李淏耳边低语:“大王,此番割地实乃权宜之计!只为暂缓燃眉之急。只要拖延数月,待辽东官道修成,天兵大举入朝,届时还怕不能收复失地吗?”

这番话成了压垮李淏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无力地闭上了眼睛,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

金自点见状,立刻转向宁完我,开始履行他“中间人”的角色,讨价还价:“宁学士,我朝鲜愿将西京平壤在内的咸镜、平安两道全部‘归还’大清,诚意已然十足。还望大清能念在两国日后还需睦邻,将黄海道归还我朝鲜。”

这本就是他们私下谈好的戏码。宁完我内心狂喜,面上却假装为难,沉吟片刻后才道:“也罢,看在领议政的面子上。若朝鲜能在十日之内,向我大清交付白银一百万两,粮食五十万石作为‘赎地费’,我朝便可暂将黄海道行政管理权交还朝鲜。如若不然,黄海道便永为我大清之地!”

最终,在巨大的恐惧、无奈与金自点的“劝导”下,朝鲜新君李淏,在奉元寺的禅房内,耻辱地与大清秘密签订了这份丧权辱国的《奉元寺条约》。

纸墨之间,大片国土与巨额财富,便被轻描淡写地割让了出去。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打赏,追读,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