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 第234章 报“萨尔浒”之仇

第234章 报“萨尔浒”之仇(1 / 2)

战场上,喧嚣的喊杀声仿佛瞬间低落了许多。

所有残存的八旗兵,无论是正黄旗、镶蓝旗还是正蓝旗零散人马,都看到了那令人心胆俱裂的一幕:满洲第一巴图鲁,那个如同战神般不可战胜的鳌拜,连同他身边最精锐的正黄旗白摆牙喇,在明军那毁灭性的火铳齐射下,如同被狂风刮倒的麦秸,瞬间变得血肉模糊,倒伏在地,再无生机。

一股冰冷的、绝望的寒意瞬间席卷了每一个幸存的士兵。

他们冲锋的脚步僵住了,挥舞的刀枪无力地垂下,脸上疯狂嗜血的表情凝固,继而化为无尽的茫然与恐惧。他们下意识地、如同寻找主心骨般,将目光投向了场中唯一还矗立着的主帅大旗——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勒住战马,环顾四周。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修罗地狱般的景象。

尸横遍野,血流漂橹,原本雄壮的八旗劲旅,如今只剩下寥寥数千残兵,被数倍于己的明军铁壁合围,水泄不通。

孙传庭的陕西生力军如同铜墙铁壁封住了后路,李定国的中军主力正从正面步步紧逼,两翼的明军也在不断压缩。

他戎马生涯二十余载,从努尔哈赤时代起历经大小百战,此刻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败局已定,陷入绝境,再无生路。

一股巨大的悲凉涌上济尔哈朗的心头。

他想起了太祖、太宗皇帝的赫赫武功,想起了八旗兵纵横天下、无人能挡的辉煌往昔,再看眼前这山穷水尽、精锐尽丧的凄惨场面,不禁心如刀绞。

但他毕竟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是大清的和硕郑亲王!他可以战死,但绝不能投降,更不能像溃兵一样被明军追逐屠戮!

他深吸一口冰冷而充满血腥味的空气,猛地拔出了腰间的佩刀。那刀锋上已然崩裂数处缺口,沾满了暗红的血渍。他用力一夹马腹,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悲怆的长嘶。

济尔哈朗的目光扫过那些惊慌失措、望着他的士兵们,他的声音因疲惫和激动而沙哑,却异常清晰地传遍了这小小的、被包围的孤岛:

“大清的勇士们,太祖努尔哈赤的子孙们!”

他挥刀指向周围密密麻麻的明军,脸上露出决绝而惨烈的笑容:“看到了吗,南蛮以为我们已经害怕了,退缩了,等着我们去跪地求饶!”

“告诉朱由崧!我大清只有战死的巴图鲁,没有投降的懦夫!”

“拿起你们的刀!握紧你们的枪!跟着我,冲最后一次!让南蛮看看,什么是我满洲勇士最后的威风!”

“杀——!!”

济尔哈朗发出了生命中最后一声怒吼,不再有任何战术,不再有任何保留,一马当先,向着明军阵线最厚实的方向,发起了绝望的、也是最后的冲锋!

那些残存的八旗兵,被主帅的决死之气所感染,心中恐惧化为悲愤,也发出了最后的嚎叫,红着眼睛,跟随着那面残破的郑亲王旗帜,如同扑向烈焰的飞蛾,发起了决死的冲击!

“火铳齐射!”

朱由崧的命令冰冷而无情!

铅弹呼啸,不断有冲锋的骑兵落马。但他们不管不顾,只是拼命地催动战马,向前,再向前!

济尔哈朗挥舞战刀,很快一发铅弹就穿透了他的身躯......

济尔哈朗和他最后亲兵的倒下,如同抽走了这群残存八旗兵最后的精神支柱。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彻底淹没了他们。

就在这时,一名镶蓝旗的甲喇章京猛地扔掉了手中的弯刀,用尽全身力气高喊道:

“海西女真哈达、乌拉、叶赫、辉发部的儿郎们!我们海西四部与建州爱新觉罗有世仇!我们的祖地被他们侵占,我们的族人被他们奴役,我们凭什么还要为建州陪葬?”

“放下武器!归顺大明皇帝陛下!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部族,求一条活路!”

这番话,如同在死寂的潭水中投下巨石,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残存的士兵中,原本属于海西女真各部的兵丁早已军心涣散,此刻求生的欲望和对建州女真的积怨瞬间占据了上风。

“当啷!”

“当啷啷……”

有人带头,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千余名幸存的八旗兵纷纷扔下了手中的兵器,屈膝跪倒在冰冷泥泞、浸满鲜血的土地上,低下了曾经高傲的头颅。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能换取一线生机之时,破虏伯李定国冰冷的声音如同死神的宣告般响起:

“陛下早有明训:建虏之祸,根深蒂固,非灭其族类,不足以永绝后患!今日之仁,他日必成我大明之患!众将士听令——杀!一个不留!”

明军骑兵闻言,脸上露出狰狞之色,纷纷催动战马,举起滴血的刀枪,就要对这些已经放弃抵抗的降卒进行最后的屠杀。降卒们顿时陷入更大的恐慌和绝望之中。

千钧一发之际!

“破虏伯且慢动手,陛下有旨意!”

一声清亮却焦急的呼喊从后方传来。只见中书舍人夏完淳手持一卷明黄绢帛,在几名侍卫的护卫下,疾驰而至,直接挡在了明军骑兵和降卒之间。

他高举圣旨,面对李定国和所有明军将士,朗声宣读:

“陛下口谕: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乃窃据辽东、屠戮各族之元凶巨恶,罪无可赦!然,辽东女真各部,并非尽数甘心从逆。朕秉承天意,有好生之德。凡非建州本部之女真,如海西、野人女真各部,及蒙古、汉人等,只要未曾追随建虏南下入关屠戮我大明子民者,皆可免其一死!准其恢复原有部族身份,就地安置,不得妄杀!钦此!”

这道圣旨,如同天籁之音,瞬间击中了那些跪地求饶的降卒!他们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大明皇帝竟然如此明察秋毫,区分首恶与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