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站在船头,只见秭归城墙贴着江岸悬崖而建,青黑色的墙砖被千年江雾浸得发亮,从江面仰望,整座城池仿佛悬在半空中的鹰巢。
这里是三峡东口,长江挣脱夔门、巫峡的束缚后,在此处突然展宽,却又被两岸山势逼得转向东北,形成一道急弯。江流在城下形成巨大的回水沱,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藏刀锋般的礁石群。
战船若想逆流而上,必须紧贴北岸行驶,恰好进入城头火炮的射程范围。
城后群山如屏,唯一通陆路的北门开在鹰嘴岩下,岩壁上凿出的栈道仅容两马并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很快降将马德功便来到了船上见驾。
“末将秭归游击马德功,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德功”这个名字实在听的有些耳熟。
朱由崧终于想起来了,在原本的历史中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就是被总兵田雄和马德功二人给抬着送到了清军大营;朱由崧苦苦哀求叫他们放过自己,二人无动于衷,最后朱由崧只能用牙齿死死的在田雄的后肩咬出一排血印......
娘的,难怪这狗东西还没打就直接投降了,原来是天生的软骨头。
一想到这里,朱由崧对其便多了几分厌恶!
马德功原本以为自己主动归降,没准陛下会给予嘉奖,自己可以加官进爵!
此刻他俯首在地,陛下却迟迟没有回应,他的汗水则是不断滴入在甲板上。
“马爱卿平身吧!”
听到朱由崧的让自己起来,马德功这才如蒙大赦!
“秭归共有多少人马?”
“末将统辖的炮营,陆师总共1500人外加水师500人,共两千余人!”马德功赶紧回话!
朱由崧缓缓说道:“两千人虽然听着不多,但对于秭归这样的要塞来说已经足够坚守了,马卿为何不战而降?”
对此马德功早有准备,立即说道:“陛下乃大明正统,天威所至,秭归城池虽然坚固,但末将不敢助贼!”
朱由崧笑了笑:“如此说来,朕该重赏马卿才是!”
“马德功献秭归有功,着升任岳州参将,为我大军先锋!”
听到这个册封马德功突然懵了,升迁参将固然是好事,可要去打先锋,这不是难为自己?
见马德功有些迟疑,朱由崧立刻质问道:“怎么,马卿不愿意?”
马德功赶紧说道:“启禀陛下,夷陵同江陵等地沿江设有烽火台,陛下出三峡的消息不出半日便可传到武昌!敌军已经有了防备,末将麾下这些人马想要夺取江陵、岳州等要地怕是兵力不足啊!”
“况且郑家的水师已经抵达了长江如今正驻守在洞庭一带!”
郑家的船队这么快就抵达岳州了,这是朱由崧始料未及的。
原本以为郑芝龙即便愿意出兵也没有这么快,幸亏是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若是贸然同郑家的船队交锋,恐怕凶多吉少!
“郑家水师的规模如何?”
马德功说道:“原本郑鸿奎率领的水师是要直接进驻秭归江面阻挡陛下兵出三峡的。郑鸿奎亲自视察了秭归附近的江面,发现这里有大回湾,且浅滩较多。郑家的海船吃水深,极易触礁。且水战风向水流最为重要,陛下出兵乃是顺流而下,水师在下风口十分不利。他们的海船多依靠风力,不似内何战船可以借助桨撸之力。”
“最终郑鸿奎决定撤到江面更为宽阔的洞庭湖。”
朱由崧心下一惊,这郑家不愧是水战的行家,一点亏也不肯吃!
他大笑着说道:“郑家的船队在海上畅通无阻,可如今是在长江,这里朕说了算!放心吧,朕早已准备了秘密武器,就怕他郑家不来!”
然后又对着舆图说道:“南京所倚仗者,一是左良玉十几万人马镇守的荆襄之地,二就是郑家的水师了。若是我们这回可以一举击溃郑家水师,那么长江之上便再无阻碍,大军可以直接顺江而下,夺取金陵!”
众将听闻之后,纷纷跃跃欲试!
“不过!”
朱由崧很快话锋一转:“将数万大军置于舟师之上,实在太过凶险!”
“平南将军听旨:朕令你即刻率军登陆,接管秭归防务,然后从陆路发兵先取夷陵,再破江陵!”
“末将领命!”李来亨抱拳说道!
“秭归之地多为山区,白杆兵擅长山地作战,末将请求以白杆兵为前驱,替大军探路!”
“准奏”朱由崧点头说道。
朱由崧笑着对马德功说道:“马参将,还愣着做甚,赶紧下令秭归的守军登船吧!”
马德功心中叫苦不迭,合着李来亨的人马在船上有风险,自己的人上船就没有风险了?
可谁叫自己不是陛下的嫡系人马?
不过陛下自己也在船上,看他那镇定自若的样子,想必应该是有所倚仗,他只得抱拳说道:“末将遵旨!”
岳州城中,郑鸿奎望着茫茫八百里洞庭则是感慨颇多,这里湖面宽阔,水师战船完全可以施展开来,是自己为水战预设的战场!
而且明军水师一旦进入洞庭,便失去了顺江而下的优势,郑家的战船方能充分发挥威力!
不过如何让明军的水师主力进入洞庭,自己还得费一番功夫!
这时探马来报:“启禀郑总兵,一天前明军已经攻占了夷陵,如今正向江陵杀来!”
“明军的动作比预想中要慢的多啊!”郑鸿奎缓缓说道。
占领后秭归之后,顺江而下不出一日便可抵达夷陵,为何过去了数日之久,明军才攻占夷陵?
秭归、夷陵都是扼守三峡出口的重镇。
不过郑鸿奎却将他们一一放弃了,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明军水师诱入洞庭歼灭!
传信的士兵说道:“明军的水师主力并没有顺江而下,而是派出陆师从秭归出发攻取的夷陵!”
“什么?”
明军居然舍近求远,没有水陆并进?
士兵很确定的说道:“长江上并没有发现明军的水师,他们是从陆路攻取夷陵的。”
朱由崧不按套路出牌啊?
按照郑鸿奎的设想,明军应当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取秭归、夷陵,然后朱由崧意气奋发出兵江陵,自己再在江陵假意败上一阵,趁势将“连战连捷”的明军引入洞庭,完成致命一击。
“江陵城危在旦夕,徐总兵催促我们赶紧出兵!”
荆襄之地,最重要的三个城池无非就是北面的襄阳、中间的江陵同东面的武昌!
郑鸿奎可以说服左良玉放弃秭归同夷陵,但这江陵城他们是万万不会舍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