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提醒道:“鞑子擅长野战,非中原流寇可比,梁王殿下贸然出击恐怕不妥,还请三思!”
这话貌似是在善意提醒,但是其实是对闯军同“河洛三卫”的贬低,让李来亨同宋献策二人十分不爽。
朱由崧的目光扫过一旁的大同参将李重镇:“李参将,昨日大同军两千人负责拦截两白旗上万鞑子,战果如何?”
李重镇颇为得意的说道:“我军利用巨石封堵峡谷,鞑子只能望石兴叹。他们的破甲重箭也就三十步内有效,面对我们六十步的鸟铳只有挨打的份。”
“至于普通弓箭,虽然也能射六七十步,但是无法穿甲,除非是直接命中要害;我军居高临下,又有树林的掩护,鞑子的披甲兵根本就追不上我们。末将按照梁王殿下的打法,将鞑子耍的团团转,火铳射杀鞑子数十人,大同军仅有三人阵亡,伏击完之后,安全的撤回了塔山!”
朱由崧满意的点了点头:“若是要大同军跟随本王一同出击打鞑子,可敢应战?”
“有何不敢?”李重镇自信的说道。
朱由崧抱拳说道:“松锦地区的鞑子战辅兵相加,不下十万人,粮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消耗!皇太极可以用骑兵穿插,断我粮道,本王同样可以利用海船,袭扰鞑子后方,断其粮道!”
“既然黄皇太极可以几度绕过长城,劫掠关内;本王同样可以利用漫长的海岸线,袭扰鞑子后方,劫掠鞑子!”
“这叫做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此时洪承畴才反应过来,其实自从当年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之后,大明朝一直没有好好利用水师的优势对鞑子实行机动作战!
明军的水师战船停靠在了塔山的葫芦岛附近。
黄昏时分,朱由崧麾下的三千护卫,以及两千大同军共计五千人乘坐上百艘大小战船浩浩荡荡的向北行驶。
除了原本天津水师的战船外,还调用了吴家商船队大量的运输船。
海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拍打着福船的硬帆。朱由崧站在甲板上,凝视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海岸线,眼中闪烁着冷冽的杀意。
刘长生展开地图,指向义州:“王爷,蝙蝠卫的情报确认,清军的粮草、火药、弓箭等物资,全都囤积在此。镶红旗硕托驻守,兵力约千人。”
宋献策轻摇羽扇,眼中精光一闪:“若能焚毁义州粮仓,皇太极的大军不出一月,必因断粮而退!”
然而,刘长生眉头紧锁:“可清军临海设有烽火台,一旦我军登陆,消息顷刻便会传至锦州。清军骑兵半日可至,我军恐难全身而退。”
朱由崧冷笑一声:“辽东海岸绵长,鞑子岂能处处设防?绕远些便是!”
船队悄然转向,沿着海岸线迂回航行。天色渐亮,海上的雾气却愈发浓重,遮蔽了明军舰队的行踪。
正午时分,明军终于在右屯卫附近的一处荒凉海滩完成了登陆。岸边杂草丛生,杳无人烟,唯有几只海鸟被惊飞,扑棱棱地掠过天空。
右屯卫,这座曾经属于明军的卫所,如今已被清军占据,但兵力薄弱,仅有百余名汉军旗和包衣奴驻守。
李来亨率领精锐骑兵,换上缴获的镶蓝旗铠甲,大摇大摆地策马逼近卫所。守门的汉军旗士卒刚想盘问,便被一鞭子抽翻在地。
“大阿哥的军令,也是你配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