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 第57章 孙传庭的雷霆手段

第57章 孙传庭的雷霆手段(1 / 2)

对于陈新甲的表现,朱由崧还是很十分满意的。

他从两万士兵中挑选出了四千多名素质相对较好的士兵,将原本骁骑营擅长马术之人编入了洛阳卫,原本神机营的士兵则被编入了神机卫。

调整之后,铁甲卫依旧保持三千人的规模;洛阳卫同神机卫则扩充到了五千人,河洛三卫扩充到了13000人。

剩下的16000人则由陈新甲率领驻扎在偃师一带,进行一种全新的模式。

初夏的河洛平原上,这支特殊的队伍正在集结。他们虽身着粗布军服,却无刀戟肃杀之气,反倒肩扛农具、手持测绳,俨然一副屯垦之态。

这便是福王府新设的“建设军团“——形似卫所,却另藏乾坤。

旧制卫所,军户世袭,兵农合一,然积弊日久,士卒困苦,逃亡不绝。而“建设军团“虽亦兵亦农,却有一根本不同——“集体分配,工分考核“。

福王府初供粮种、耕牛、农具,待秋收后,所得按例上缴,余者则由军团计工分而均配。多劳者多得,怠惰者少食,既非全然“大锅饭“,亦非放任私垦,而是以工分制衡公平与勤勉。

“工分“考绩:锄头下的新规矩

每日清晨,监工官于田垄间高声宣读当日任务:

壮丁翻地一亩,记八分;

老弱除草半日,记三分;

匠人修械三件,记十分……

夕阳西下,册吏核验成果,士卒排队画押,工分簿上墨迹渐稠。有人因超额完成而昂首挺胸,亦有人因偷闲被扣分而面露惭色。

起初,老兵王五蹲在田埂上嘀咕:“这工分能当饭吃?“待首次发放粮布时,他因垦荒卖力,多领了半斗粟米、三尺粗布,顿时咧嘴笑了:“福王殿下竟不白使唤人!“

瘸腿的李老三原以为自个儿废了,谁知被派去编筐,工分虽少却日日有进账,逢人便念叨:“咱这残废,竟也能挣口粮!“

不久后“建设军团“的家属也在蝙蝠卫的帮助下陆续从京师来到了偃师,使得军团的规模一举增加到了七八万人。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朱由崧深知“建设军团“的弊端,但他认为在边疆地区,以及被流寇破坏严重地区,这种模式还是有积极效果的

这次在偃师的权当是“小试牛刀”!

在洛阳的其他地区依旧沿用大明的税制。

由于洛阳周边几乎所有的田地都属于福王府,因此不需向朝廷缴纳赋税。

于是朱由崧采取了“廉租田”模式,洛阳的百姓租赁王府庄田,实行王府三成,百姓七成的模式,为了防止有人偷懒,规定下等田每亩纳粮不得低于1斗,中等田不得低于2斗,上等田不得低于3斗。

朱由崧在洛阳周边大肆改革的同时,五省都督孙传庭率领三千精锐也抵达了保定府。

面对孙督师邀请协助筹粮的要求,保定知府赵一舟则是直接令人打开府库。

面对几乎空空如也的仓库,孙传庭只得自行筹粮!

很快全保定的富商士绅就云集到了,府衙之中。

桌上摆着精致的酒菜,却无人敢动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