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的话如同一柄利刃,撕开了崇祯的遮羞布。
藩王们联合上奏的行为是对皇权赤裸裸的挑衅!
崇祯皇帝朱由检青筋暴起,双拳紧握,冰冷的眼神从周王同诸多大臣身旁扫过。
若在平常,他早就呵斥周王的大逆不道之举了!
但此刻他还是压制住了心中的愤怒,等朝中的大臣为自己出头。
最终崇祯的目光停留在了首辅薛国观的身上,身为内阁首辅这个时候难道他不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怒斥周王违反祖制的大逆之举吗?
此时所有大臣也都在观望这位当朝首辅!
诸位藩王联合施压,这可是大明朝270多年历史上从未有过之事?
站在首辅的角度,薛国观的确应该站出来斥责周王,表明自己力挺崇祯的态度。可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让各地藩王募兵保卫封地的确是一个既能不用付出钱粮,又能马上得到兵马的办法,可以立刻缓解朝廷现在的困局。
说实话,他犹豫了!
他更害怕若是强行拒绝藩王们的要求会引发类似汉朝的“七国之乱”,虽说汉景帝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但提出削藩的晁错却成了替罪羊!
若是自己率先反对藩王扩充护卫,搞不好有人会打出“清君侧,诛国观”的旗号,陛下为了平息藩王的怒火,最终只能将锅甩给自己。
不行,自己坚决不能当这个出头鸟!
整个大殿之上鸦雀无声,气氛十分紧张!
突然一道声音打破了寂静!
“臣以为,大明已经到了危亡之秋,陛下应该准许藩王扩充护卫,保卫封地!藩王手中的军队也是大明的军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缓解朝廷钱粮不足的困难,还能迅速扼制张献忠、李自成等贼寇的扩张!”
众人寻声望去,发现说话之人居然是国丈周奎?
此刻崇祯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这个周奎平日里毫无主见,只会随波逐流,今天怎么会主动表态?
难不成是被人收买了?
但很快他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即便要收买也是内阁大臣或者六部尚书这样的高官,谁会去收买一个人微言轻的国丈周奎。
怒斥道:“此乃朝廷大事,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都没有进言,周国丈岂可妄加评论?”
很显然崇祯皇帝的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贼寇进攻洛阳,他可以对福王募兵抗贼的行为装作不知道,但不可能公开允许藩王招募护卫。
次辅范复粹立刻说道:“当初汉王朱高煦谋逆,宣德帝下令废除藩王三护卫,至此宗室和睦,安享太平。此乃我大明祖制,岂可轻易废除?”
“若是今日恢复藩王护卫,定然要重蹈藩镇割据的覆辙,臣以为万万不可!”
范复粹进言之后,满朝大臣纷纷附和。
崇祯此时,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臣们的表现在周王的意料之中,他依旧坚定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宣德帝裁撤护卫之时,我大明国力强盛,天下可没有贼寇作乱?”
“若是朝廷有能力迅速平定贼寇,臣等藩王又何必放着太平日子不过,舍弃家业募兵诛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