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冲上云霄,脚下的城市缩成棋盘般的几何光影。贝微微靠在舷窗边,看着渐行渐故的土地,心中没有太多离愁,反而有一种新生的轻盈。她打开随身行李,取出了异憬给的那个U盘。
插入电脑,里面并非仅仅是冷冰冰的学术资料。在一个命名为“参考”的文件夹深处,有一个不起眼的文本文件,标题是“给微微”。
她点开,里面只有简短的两段话:
“微微,
见字如面。
江湖之说,是肖奈的执念,亦是他的困局。而我,或许早已习惯了隔岸观火。那日礼堂,非是怯懦,只是深知,有些烟火,靠近反而灼伤。
你不同。你像一道清澈的溪流,自有方向,不为任何江湖停留。这很好。
U盘里还有一个加密分区,密码是你《梦游江湖》里第一次完成‘剑冢’副本的日期。里面是我和肖奈早期关于《墨韵山河》的一些核心架构笔记,尤其是将古乐韵律转化为游戏逻辑的部分。这本就是受你当初那句‘代码与艺术的共鸣’启发,现在,物归原主。
愿你在更广阔的天地,写出属于自己的诗篇。
——异憬”
贝微微怔住了。她按照提示,输入那个她几乎快要遗忘的日期——正是肖奈第一次突兀地邀请她下副本的那天。加密分区应声解锁,里面是密密麻麻、条理清晰的代码注释和设计手稿。
原来,她并非只是他们故事里的旁观者或工具。她无意间的一句话,曾真切地点燃过灵感的火花。而异憬,用这种含蓄到极致的方式,承认了她的价值,并将这份创造的“种子”郑重地交还给她。
这是一种比任何直接的欣赏或道歉,都更让她感到被尊重的告别。
她关掉文档,望向窗外的云海,嘴角泛起一丝真正的、释然的微笑。她忽然明白了Ko那句话的真正含义——清醒,不是冷眼旁观,而是看清自己的位置,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向自己的路。
她打开一个新的代码文件,开始构思她的第一个独立项目。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与飞机引擎的轰鸣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奔向未来的进行曲。
——
贝微微的远行,像抽走了沸水中最后一把薪柴,让原本翻滚激荡的局势,骤然冷却、沉淀下来。庆大的银杏黄了又绿,毕业典礼上那场惊世骇俗的“代码告白”,也渐渐从热议的谈资,变成了校园传说中一个模糊而浪漫的注脚。
肖奈的“致一科技”发展迅猛,很快在游戏行业崭露头角。他比以往更加忙碌,也更加沉默寡言。公司推出的作品,技术力无可指摘,市场表现亮眼,但圈内一些细心的老玩家却能感觉到,相比当年惊才绝艳的《墨韵山河》,这些商业作品里似乎少了点什么——一种难以言喻的、将理性与感性极致融合的“灵魂”。
异憬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留校,在计算机系担任讲师,同时继续他那些看起来“不务正业”的研究:古乐数字化保护、AI谱曲、算法与美学的交叉领域。他依然温和,待人接物无可挑剔,只是身上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感,似乎更重了。他不再登录《墨韵山河》,那架曾奏响《广陵散》的古筝,也静静躺在琴盒深处,蒙上了岁月的灰尘。
他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甚至偶尔会在行业会议或校庆活动上擦肩而过,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壁垒,再未有过真正的交流。肖奈的告白,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激起惊天浪花后,留下的却是长久的、死寂般的平静。
直到那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城市。深夜,肖奈因为一个紧急的技术问题,驱车回公司。路过庆大时,鬼使神差地,他拐进了熟悉的校门。
校园在风雪中一片寂静。经过实验楼时,他注意到四楼那间熟悉的实验室还亮着灯——那是异憬惯用的那间。
一种莫名的力量牵引着他停下车,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