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19章 钢铁锋芒:逆转的砝码

第19章 钢铁锋芒:逆转的砝码(1 / 2)

“1100”高地上那面飘扬的红旗,在美军指挥官眼中,无异于一道刺眼的挑衅。他们显然低估了这支“残兵”的韧性和突击能力。短暂的震惊与混乱之后,美军的战争机器以其固有的、冰冷而高效的节奏,开始了凶猛的反击。

首先到来的,是如同疾风骤雨般的报复性炮击。远比志愿军炮火猛烈十倍、百倍的炮弹,从后方多个炮兵阵地呼啸而至,密集地砸在刚刚易手的“1100”高地以及仍在激战的“983”高地表面。这一次,美军不再吝啬弹药,105毫米、155毫米榴弹炮,甚至203毫米重型榴弹炮,都加入了这场死亡的合唱。

整个山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反复揉搓、撕裂。刚刚被志愿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夺取的阵地,瞬间被浓烟、烈火和掀起的冻土、碎石所吞没。巨大的爆炸声连绵不绝,震得人耳膜刺痛,五脏六腑都仿佛要移位。刚刚构筑起来的简易工事在绝对的火力优势面前不堪一击,被轻而易举地夷为平地。许多还没来得及进入坚固防炮洞或隐蔽部的战士,在第一轮炮火中就被炸得粉身碎骨。

王大柱和班长死死蜷缩在一个相对坚固的岩石缝隙里,感受着外面天崩地裂般的震动。碎石和泥土簌簌地落在他们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呛人的尘土。每一次近失弹的爆炸,都让王大柱感觉自己的心脏要跳出胸腔。

“班……班长……这炮……太猛了……”王大柱的声音在剧烈的爆炸声中显得微弱而颤抖。

“稳住!炮击过后,步兵就该上来了!”班长紧咬着牙关,脸上被硝烟熏得漆黑,只有眼睛依旧锐利,“记住,等炮火延伸再出去!动作要快!”

炮击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当炮火终于开始向阵地后方延伸,预示着敌军步兵即将发起冲锋时,阵地上还能活动的战士已经不足一半。王大柱晃了晃几乎被震聋的脑袋,抖落满身的泥土,抬眼望去,满目疮痍。熟悉的战友不见了,只剩下残破的肢体和染血的军装碎片。阵地上到处都是弹坑,几乎找不到完整的工事。

“进入阵地!准备战斗!”幸存的军官和老兵们嘶哑的吼声在废墟间回荡。

残存的战士们迅速从各个隐蔽点钻出,利用弹坑和残存的工事碎块,架起武器。王大柱跟着班长,趴在一个巨大的弹坑边缘,将打光了子弹的莫辛-纳甘步枪放在一边,捡起一牺牲战友身旁的波波沙冲锋枪和一个沉甸甸的弹鼓。他的脸上混杂着泥土、汗水和已经干涸的血迹,眼神里虽然还有一丝残留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凶狠和麻木。

果然,炮火延伸后不久,黑压压的美军步兵,在数辆M4A3E8“谢尔曼”坦克和M26“潘兴”重型坦克的掩护下,如同潮水般向高地涌来。坦克的履带碾压着焦土,炮塔不断转动,用并列机枪和主炮清除着任何可疑的火力点,为步兵开路。

“火箭筒!反坦克小组!上!”连长的声音已经喊劈了。

几名背着新式苏制RPG-43反坦克手雷和少量美制“巴祖卡”火箭筒的战士,匍匐着向前运动,试图接近喷吐着火舌的钢铁巨兽。然而,美军显然吸取了教训,坦克与步兵协同紧密,侧翼掩护的火力异常凶猛。一名反坦克手刚探出身子,就被密集的机枪子弹打成了筛子。另一名战士发射的“巴祖卡”火箭弹击中了一辆“谢尔曼”的正面装甲,却只留下一个焦黑的印记,未能击穿!

美军的坦克愈发猖獗,它们甚至大胆地抵近阵地,用履带碾压散兵坑,用火炮直瞄轰击残存的火力点。阵地上的压力骤增,眼看就要被突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在前沿指挥所密切观察战局的林文澜,果断下达了命令。

“命令装甲预备队,出击!从侧翼迂回,敲掉敌人的坦克!”

“命令杨文涛,他的‘猎犬’分队携带新到的家伙,给我顶上去!专打坦克薄弱的侧面和后面!”

命令迅速传达。早已在反斜面待命多时的几辆T-34/85坦克,引擎发出咆哮,冲出隐蔽位置,沿着预先侦察好的路线,迅猛扑向美军坦克群的侧翼。同时,杨文涛亲自带着一支精干的“猎犬”小组,携带着几具刚刚运抵、还散发着枪油味的苏制RPG-2型反坦克火箭筒(相对于RPG-43,这是更成熟、射程更远的型号),利用地形掩护,快速向战场渗透。

T-34的出现,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它们从侧翼突然杀出,85毫米坦克炮在较近的距离上,足以对“谢尔曼”和“潘兴”的侧后装甲构成致命威胁。

“轰!”一辆冲在最前面的“谢尔曼”被T-34精准命中炮塔侧面,瞬间起火爆炸。

美军坦克群阵型出现混乱,不得不调整方向,应对侧翼的威胁。这为正面阵地的守军和杨文涛的反坦克小组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杨文涛小组如同幽灵般接近了一辆正在转向、将脆弱的车体后部暴露出来的M26“潘兴”坦克。

“瞄准发动机舱!打!”杨文涛低吼。

一名“猎犬”队员沉稳地扛起RPG-2,瞄准,扣动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