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钢铁洪流:云山大捷(1 / 2)

1950年11月11日,破晓前的云山阵地笼罩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林文澜站在指挥所了望口前,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着对面美军阵地的动静。连续四天的惨烈战斗,让这支曾经兵强马壮的第13兵团损失惨重,特别是邱清泉的牺牲,如同在他的心头剜去了一块肉。

司令员,各部队伤亡统计已经完成。周志宏的声音嘶哑,能投入战斗的兵力不足原先的一半,弹药更是所剩无几。

林文澜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点头。就在这时,通讯参谋突然冲进指挥所,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司令员!志愿军司令部急电!第39军主力已经抵达云山外围,军长吴信泉将军请求与您通话!

指挥所内顿时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声。林文澜猛地转身,几乎是抢过电报,飞快地阅读起来。

快!立即接通吴军长的通讯!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无线电接通后,吴信泉那熟悉而沉稳的声音传来:林司令员,第39军奉命前来增援。我部主力已在云山东南方向完成集结,请指示作战任务!

林文澜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迅速在地图上标出敌军位置:吴军长,美军骑1师主力正在云山正面与我军对峙。他们刚刚得到补给,预计今天会发动总攻。

明白了。吴信泉语气坚定,我建议采取钳形攻势。我部从东南方向发起主攻,贵部从正面牵制。我们要让这支开国元勋师尝尝真正的铁拳!

上午7时,云山大雾弥漫。美骑1师师长盖伊少将站在指挥车前,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阵地。连续几天的苦战让这位骄傲的将军颇感意外,他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对手。

将军,空中侦察显示,中国人似乎有援军到达。参谋报告道。

盖伊不以为然地摆摆手:不过是些零散增援罢了。命令各部队,按计划发动总攻。今天一定要拿下云山!

然而,盖伊很快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当美军的坦克集群在浓雾中缓缓推进时,东南方向突然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炮声。第39军炮兵团的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如雨点般落在美军侧翼阵地上。

怎么回事?盖伊大惊失色,哪里来的这么多火炮?

更让他震惊的是,这些炮弹的落点极其精准,专门瞄准美军的指挥所和炮兵阵地。显然,这支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

与此同时,林文澜在第13兵团指挥所内看到了期待已久的信号——三发红色信号弹在东南方向升起。

全线反击!林文澜抓起话筒,声音中充满了复仇的快意,告诉每一个战士,为邱军长报仇的时候到了!

压抑已久的第13兵团将士如猛虎下山,从正面阵地上汹涌而出。尽管弹药匮乏,但战士们用刺刀、工兵铲,甚至是石块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云山城北的公路上,第39军第116师师长汪洋亲临前沿指挥。这位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的战将,敏锐地发现了美军防线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命令第346团,直插云山城南!汪洋指着地图,我们要切断骑1师的退路!

第346团团长李刚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全团冒着炮火向前突进。在浓雾的掩护下,这支队伍如一把尖刀,直插美军纵深。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当第346团第4连推进到云山城南的清川江大桥时,守桥的美军竟然误以为他们是前来换防的南朝鲜部队,轻松放他们通过了这座关键桥梁。

不要开枪,保持队形!第4连连长张志勇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用他在解放战争中学到的几句英语糊弄过了美军的哨兵。

通过大桥后,第4连直扑美军骑1师第8团团部所在地。当美军士兵看到这些穿着单薄棉军装的中国士兵时,才意识到大事不好。

中国人!是中国人!凄厉的警报声响彻美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