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澜的战术创新
面对日军的疯狂,林文澜创造性地提出了"弹性防御"战术。"我们要像橡皮筋一样,既能收缩又能反弹。"他在作战会议上解释。
这种新战术很快在实战中展现出威力。当日军集中兵力攻击某一点时,守军会适当后撤,诱敌深入,然后两侧的部队迅速合拢,将突入的日军包围歼灭。
在一次经典战斗中,暂编第3师故意让出一个看似重要的高地。当日军兴高采烈地占领这个阵地时,预先布置好的炮兵火力立即进行了覆盖射击,同时特种作战分队切断了日军的退路。
"现在,收网!"孙明师长一声令下,部队从三面发起反攻,将这股日军全部歼灭。
盟军的协同作战
与此同时,盟军各部队之间的配合也日益默契。美军第10航空队不断空袭日军后方补给线,英军则在亲敦江方向持续施压,迫使日军分兵防守。
"报告军座,美军航空队今天又摧毁了日军两个运输车队。"通讯兵送来好消息,"日军的燃油供应已经出现困难。"
林文澜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现代化战争,后勤决定胜负。"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开通的驼峰航线运来了大量新式装备。每个步兵班都配备了巴祖卡火箭筒,炮兵部队得到了新型无线电引信,特种作战师获得了最新式的夜视装备。
战局的转折点
二月初,战局出现了决定性转折。在密支那西南的一次战斗中,暂编第1师俘获了一名日军高级参谋,从他身上搜出了日军整个缅北防御计划的副本。
"太重要了!"林文澜如获至宝,"这下我们可以针对日军的弱点进行打击了。"
根据这份计划,日军在第56师团和第18师团的结合部存在防御漏洞。林文澜立即调整部署,集中主力从这个方向突破。
"命令暂编第1师、第2师组成突击集团,从这个缺口打进去!"林文澜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我们要把日军一切两半!"
最后的决战准备
二月十日,盟军完成了对日军主力的合围。河边正三率领的缅甸方面军司令部被包围在密支那以南的一个狭小区域内。
"将士们!"林文澜在总攻前对部队讲话,"最后的决战就要开始了。我们要用这场胜利,告慰所有在缅甸牺牲的战友!"
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经过数月的苦战,胜利的曙光终于就在眼前。
在指挥部里,林文澜仔细检查着最后的进攻计划。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每一种可能都被充分考虑。
"明天,"他望着远方日军的阵地,"一切都将见分晓。"
夜幕降临,盟军阵地上却无人入睡。士兵们在擦拭武器,炮兵在计算射击诸元,工兵在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每个人都知道,明天的战斗将决定缅甸的命运。
(第二十八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