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一月,缅甸的夜空被一道道紧急调兵的电报撕裂。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部内,司令官河边正三大将面色阴沉地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他的手杖重重地敲打在密支那位置上。
"诸位,"河边的声音在指挥部内回荡,"帝国在缅甸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决定性的反扑,否则等待我们的只有全军覆没。"
日军的绝望布局
会议室里,第18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第56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等高级将领肃立。每个人都明白,随着太平洋战局的恶化和盟军在缅北的持续推进,日军在缅甸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
"根据大本营指示,"河边正三宣布,"我们将实施'捷号作战',投入全部可用兵力,对盟军发动总攻。"
这份疯狂的作战计划分为三个主要方向:
北路,由第18师团主力负责,配属第56师团一部,总兵力约2.8万人,任务是夺回密支那并切断中印公路。田中新一中将亲自坐镇,这个曾经横扫马来亚、新加坡的"丛林作战之王",此刻眼中闪烁着困兽般的凶光。
中路,第55师团和第56师团主力组成突击集团,由松山佑三指挥,目标直指英帕尔,企图复制1942年的胜利。
南路,新调来的第54师团和第2师团负责牵制英军,掩护主力行动。
"诸君,"河边正三的声音带着最后的疯狂,"此战若胜,缅甸仍归帝国所有;若败…"他顿了顿,"我等唯有玉碎报国!"
盟军的警觉
与此同时,在盟军司令部内,林文澜正与美军顾问布朗上校研究着最新情报。
"日军调动异常频繁,"林文澜指着地图上的箭头,"他们似乎在准备一次大规模反扑。"
布朗上校点头:"空中侦察发现日军运输车队数量增加了三倍。而且,他们正在抢修密支那周边的道路。"
林文澜沉思片刻,突然站起身:"这不是普通的调动。通知各部,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第十一集团军的应对
在密支那前线,第十一集团军迅速做出了反应。林文澜召集各师指挥官,制定了"铁壁"防御计划。
"日军必然首先进攻密支那,"林文澜在作战会议上分析,"这里是中印公路的咽喉。我们必须做好血战的准备。"
暂编第1师师长董振邦主动请缨守卫城北制高点:"我的部队熟悉这一带地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优势。"
特种作战师师长陈明远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让我带特战分队深入敌后,破坏日军的补给线。"
工兵旅长孙明保证在三天内完成防御工事的加固工作。
日军的初步进攻
一月十五日,日军第18师团率先发动试探性进攻。第55联队在坦克掩护下,向密支那外围阵地发起了波浪式冲锋。
在城北高地,暂编第1师第2团团长周大海亲自操作一挺重机枪。当日军进入射程时,他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武器同时开火。
"放近到二百米!"周大海沉着指挥,"优先射击军官!"
日军第55联队长山田大佐在望远镜中看到自己的士兵成片倒下,愤怒地挥舞军刀:"炮兵掩护!坦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