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日,一个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在训练场举行。尽管阵亡将士的家属无法来到缅北前线,但林文澜决定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告慰英灵,激励生者。
操场上,三千多名官兵整齐列队。正前方,用白布铺就的长桌上,整齐摆放着阵亡将士的名册。每一本名册上都覆盖着青天白日旗。
"全体肃立!鸣枪!"
二十一名士兵同时举枪向天,三阵整齐的枪声在群山间回荡,这是军人对战友的最高礼节。
林文澜缓步走上临时搭建的祭台,面向北方深深三鞠躬:
"曼德勒阵亡的将士们,今日我们在此祭奠你们的英灵。你们的热血没有白流,你们的牺牲必将换来最终的胜利!"
他拿起第一本名册,声音哽咽:"这是第1军的名册,记载着一千二百七十六位烈士的姓名。他们坚守城东,血战到底..."
接着是第2军、第3军、特种作战师...每念到一个部队,台下就响起震天的口号:"誓为弟兄报仇!"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周志宏代表全军宣读祭文:"呜呼将士,国之干城。捐躯赴难,视死如归。曼德勒下,碧血长埋。异域忠魂,永耀史册..."
仪式最后,林文澜宣布:"所有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将通过军委会统一发放。我们在这里向英灵发誓,待抗战胜利之日,必当亲往各位家乡,告慰你们的在天之灵!"
新式装备训练
随着新老兵的逐步融合,部队开始了新一轮的装备训练。美军教官布朗上校对新来的老兵们学习速度之快感到惊讶:
"这些中国老兵简直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们只需要示范一遍,就能掌握要领!"
在射击训练场,来自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老兵刘建雄,第一次使用M1加兰德步枪就打出了优异成绩:"这枪比中正式好太多了!半自动射击,省力又精准!"
在炮兵阵地,新型M2A1榴弹炮的操炮训练正在紧张进行。来自鄂西战场的老炮兵王大力,很快就掌握了新式观瞄设备的使用:"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指哪打哪了!"
但训练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来自各战区的新老兵,作战习惯和战术理念各不相同,需要时间磨合。林文澜指示:"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大家慢慢适应新的作战方式。"
士气高涨
随着补充兵员的到来和抚恤工作的开展,部队士气空前高涨。训练场上,官兵们的口号声更加响亮,战术动作更加迅猛。
在一次全师实弹演习中,暂编第1师的表现让观礼的美军顾问都为之赞叹。步炮协同默契,步兵突击勇猛,特种作战分队更是展现了高超的作战技能。
"这支部队已经完全从曼德勒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布朗上校对林文澜说,"他们现在比之前更加强大!"
更令人欣慰的是,官兵之间的情谊日益深厚。新来的老兵们被曼德勒幸存者的故事深深打动,而幸存者们也从新战友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整训收官
十月中旬,为期三个月的整训接近尾声。第十一集团军已经焕然一新,总兵力恢复到九千余人,装备全部换装美式武器,官兵们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最后一次全集团军演练中,林文澜看着这支浴火重生的部队,心中感慨万千。他们在曼德勒失去了太多,但今天,他们以更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
"将士们!"林文澜在演练结束后的阅兵式上发表讲话,"曼德勒的英魂在注视着我们!我们要用胜利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山呼海啸般的"誓死报国"声响彻云霄。这支经历过炼狱般考验的部队,已经做好了重返战场的准备。
当天晚上,林文澜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之第十一集团军,已非昨日之师。曼德勒的血不会白流,牺牲的英魂必将保佑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明日,我们将开赴新的战场!"
密支那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支钢铁之师。他们知道,新的征途即将开始,而这一次,他们必将赢得胜利!
(第二十三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