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虎紧跟着进来,手里拿着一件从死者身上搜出的信物——一枚刻着“晋绥军卫生部”字样的徽章:“军长,是阎锡山的人,想灭口!”
林文澜眼神一凛:“看来阎锡山是急了。通知下去,加强禁闭室的警戒,派一个班的特战队员24小时看守,任何人不准靠近,连送饭都要经过三层检查。另外,让侦察营密切监视临汾方向的动静,一旦发现日军运输队的踪迹,立刻报告。”
接下来的三天,晋西的局势变得异常平静。日军没有发起进攻,晋绥军也按兵不动,只有偶尔掠过天空的侦察机,暗示着暴风雨前的宁静。林文澜知道,这份平静是表面的——阎锡山在等日军的弹药,日军在等阎锡山配合围剿,而他和八路军,正在暗处磨亮屠刀。
第五天清晨,侦察营传来急报:“军长,日军运输队从晋南出发了!一共二十辆卡车,由一个中队的日军护送,正沿着晋南公路向临汾方向行驶,预计中午抵达鹰嘴崖!”
“终于来了!”林文澜猛地起身,抓起桌上的电话,“接386旅陈赓旅长,告诉他,猎物已出笼,按原计划行动!”
随后,他对王小虎下令:“带你的特战团,立刻出发赶往黑风口,记住,等八路军打响第一枪,再封锁退路,别让一辆卡车跑掉!”
“是!”王小虎敬礼后,转身冲出指挥所。院子里,特战队员们早已整装待发,他们身着迷彩作训服,背着消音冲锋枪,腰间别着手榴弹,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肃杀之气。随着王小虎一声令下,队员们登上卡车,朝着黑风口疾驰而去。
同时,林文斌率领1师主力也开始行动。他们沿着侯马以北的山地展开,加固战壕,架设重机枪,将仅剩的几门75毫米山炮推到前沿阵地——虽然炮弹不多,但足以对日军运输队造成威胁。士兵们手里握着从黑市买来的弹药和那些劣质复装弹,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只要截下这批弹药,101军就能重新拥有火力优势,就能在晋西的战场上站稳脚跟。
中午时分,晋南公路上尘土飞扬。日军运输队缓缓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卡车里装满了步枪和弹药,护送的日军士兵坐在卡车顶上,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们不知道,在前方的鹰嘴崖,八路军386旅的士兵早已埋伏在悬崖两侧的树林里,枪口对准了公路;在后方的黑风口,王小虎的特战团也已就位,抓钩枪架在悬崖上,只等一声令下。
“来了!”鹰嘴崖上,772团团长低声喊道。随着日军运输队的第一辆卡车进入伏击圈,他猛地挥手:“打!”
刹那间,枪声四起。八路军的机枪、步枪同时开火,手榴弹像雨点一样落在日军运输队中。日军士兵猝不及防,纷纷从卡车顶上摔下来,有的当场被击毙,有的躲在卡车后面还击。运输队的卡车停在公路中间,成了活靶子,很快就有几辆卡车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
日军小队长反应过来,立刻组织反击,试图突破八路军的防线。但鹰嘴崖地势险要,公路两侧都是悬崖,日军根本无法展开兵力,只能被动挨打。
就在这时,黑风口方向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王小虎的特战团发起了进攻,他们从悬崖上滑下来,像猛虎一样冲进日军的后卫部队。消音冲锋枪的枪声沉闷而致命,日军士兵还没看清敌人的身影,就纷纷倒下。
“不好,被包围了!”日军小队长脸色惨白,他想下令撤退,却发现退路已经被特战队员封锁。前方是八路军的猛攻,后方是特战团的突袭,日军运输队陷入了绝境。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军的抵抗越来越微弱,护送的日军中队几乎被全歼,只剩下几辆卡车还在负隅顽抗。王小虎带领特战队员冲上前,用手榴弹炸毁了最后几辆卡车,卡车里的步枪和弹药散落一地,成了他们的战利品。
当林文澜赶到鹰嘴崖时,战斗已经结束。八路军和101军的士兵们正忙着搬运弹药,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陈赓走过来,笑着拍了拍林文澜的肩膀:“林军长,这次多亏了你们的特战团,不然还真有可能让几辆卡车跑掉!”
林文澜看着满地的弹药,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些弹药虽然不是美式的,但足够101军和八路军支撑一段时间了。他转头看向临汾的方向,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阎锡山没有等到日军的弹药,接下来,该轮到他反击了。
就在这时,参谋拿着一份电报匆匆跑来:“军长,阎锡山发来电报,质问我们为什么袭击日军运输队,还说要向重庆军委会弹劾我们!”
林文澜接过电报,看完后冷笑一声:“弹劾我?他自己通敌卖国,还有脸说这话。告诉阎锡山,想要解释,就让他亲自来侯马,我倒要看看,他怎么跟我解释这份《共同防共协定》!”
夕阳西下,鹰嘴崖上的硝烟渐渐散去。101军和八路军的士兵们扛着缴获的弹药,朝着各自的防区走去。林文澜站在悬崖边,望着远处的山塬,心里清楚,这场胜利只是晋西战局的一个转折点,他与阎锡山的博弈还没有结束,与日军的战斗也远未停止。但他知道,只要国共两党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一定能守护好晋西的土地,守护好祖国的山河。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