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隶属日军哪个部门?来鄂西的目的是什么?”林文澜坐在松本清张对面,语气平静却带着压迫感。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松本清张依旧沉默,只是冷冷地看着林文澜。
林文澜并不着急,他知道对付这种顽固的间谍,硬审往往难以奏效。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缓缓说道:“你以为不说话,我们就查不出你的底细吗?你身上的衣物布料,是日军情报部门特供的;你使用的望远镜,是德国产的军用型号;你记录情报的纸张,上面有日军情报部门的特殊水印。这些,都足以证明你的身份。”
松本清张的身体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眼前这位中国军长竟然如此细心,仅凭一些细节就能推断出自己的身份。
林文澜继续说道:“日军近期在武汉频繁调动兵力,边境线侦察活动增多,如今又派你潜入我军搜集情报,无非是想针对我101军制定进攻计划。但你要知道,我101军已不是昔日的残师,如今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若日军敢来,必让其有来无回!”
松本清张的心理防线开始松动,他知道林文澜所言非虚,101军扩编后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但他仍抱着一丝侥幸,认为只要自己不招供,日军的计划就不会暴露。
林文澜看出了他的心思,转身对身边的参谋说:“把近期截获的日军电台信号破译件给他看看。”
参谋将一叠文件递给松本清张,他接过文件,快速翻阅。当看到文件上记录的日军各部队调动指令、情报搜集任务安排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日军的情报活动,早已被101军的电讯部门部分掌握。
“你现在还有什么想说的?”林文澜的目光再次落在松本清张身上。
松本清张颓然地低下头,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隐瞒的必要了。沉默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将日军针对101军的情报搜集计划、自己的任务以及所知的日军近期动向,一一吐露出来。
根据松本清张的供述,日军情报部门已组建专项小组,从空中侦察、地面渗透、电台监听等多个渠道搜集101军情报,重点针对兵力部署、防御工事、特种作战团、炮兵旅等核心目标,为后续的进攻计划做准备。
林文澜听完供述后,脸色凝重。他意识到,日军对101军的重视程度远超预期,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已箭在弦上。他立刻下令:“加强军内保密工作,对所有军事机密严格管控;反间谍小组扩大排查范围,彻底清除军内可能存在的其他日军间谍;电讯部门加大对日军电台信号的监听力度,及时掌握其动向;各部队加强戒备,提高警惕,随时应对日军可能发起的突袭。”
命令下达后,101军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反间谍小组在驻地及周边村镇展开拉网式排查,抓获了数名隐藏较深的日军间谍及汉奸;电讯部门24小时不间断监听日军电台,试图获取更多关于日军进攻计划的情报;各部队加固防御工事,增加巡逻频次,整个鄂西防线瞬间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而在武汉日军情报部门,松本清张失联的消息很快传来。负责情报搜集任务的军官意识到,间谍可能已被101军抓获,情报计划暴露。他立刻向园部和一郎汇报,建议暂停部分情报活动,调整搜集策略,防止进一步暴露进攻意图。
园部和一郎得知消息后,脸色阴沉。他没想到101军的反间谍工作如此严密,不仅抓获了资深间谍,还可能掌握了日军的部分情报。但他并未因此放弃针对101军的情报搜集,只是下令改变策略,减少地面渗透,转而依靠空中侦察和电台监听获取情报,同时加快战前准备进度,避免夜长梦多。
一场围绕101军的情报暗战,在鄂西与武汉之间激烈展开。谍影交织,锋芒暗藏,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101军虽暂时挫败了日军的部分情报阴谋,掌握了一些日军动向,但日军针对101军的进攻计划核心内容,仍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
深冬的鄂西,寒风愈发凛冽,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林文澜站在军部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日军阵地的方向,心中清楚,这场情报暗战只是前奏,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必须尽快掌握日军进攻计划的全貌,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带领101军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