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生跟着美军顾问学习操作,当他第一次握住M2的枪托,扣下扳机时,巨大的后坐力让他肩膀一沉,但枪口的稳定度却远超预期。子弹呼啸着飞向靶场,远处的钢板靶瞬间被打成筛子,弹孔比手指还粗。“好家伙,这威力!”李根生忍不住赞叹,想起南昌会战中,日军的坦克横冲直撞,要是当时有这枪,弟兄们也不会牺牲那么多。
7月20日,101军进行全要素火力演练,模拟日军飞机空袭和地面进攻。上午十点,演练开始,三架模拟日军飞机的侦察机低空掠过营地,李根生立刻下令:“高射机枪班,准备射击!”
两名士兵迅速架设三脚架,调整环形瞄准镜,张彪抱着机枪,对准空中的“敌机”。“开火!”李根生一声令下,M2重机枪发出沉闷的怒吼,子弹形成密集的火网,在空中织出一道屏障。虽然只是模拟射击,但那震撼的射速和射程,让在场的士兵们都瞪大了眼睛。
“这枪打飞机,鬼子的侦察机以后别想轻易靠近咱们阵地了!”一名排长兴奋地说。
李根生却盯着机枪,若有所思。他忽然想起美军顾问说的“平射”功能,对张彪说:“把三脚架调低,换直瞄镜,平射靶场尽头的模拟步兵集群!”
张彪一愣,随即照做。调整好后,李根生亲自扣下扳机,M2重机枪的枪口压低,子弹像暴雨般射向靶场尽头的稻草人集群。只见稻草人身后的木板墙被瞬间击穿,稻草人更是被打得粉碎,断肢残臂散落一地,场面触目惊心。
周围的士兵们都看呆了,连呼吸都忘了。李根生放下枪,看着靶场上的惨状,喃喃自语:“美式的高射机枪就是好……高射机枪平放,真是众生平等啊。”
这句话说得轻,却让身边的林文斌心中一震。他明白李根生的意思——在这样的重火力面前,无论是训练有素的老兵还是刚上战场的新兵,无论是穿着钢盔的日军还是普通步兵,都难以抵挡。这既是武器的威力,也是战争的残酷,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根生,记住这份震撼,更要记住肩上的责任。”林文斌拍了拍他的肩膀,“武器是用来保家卫国的,不是用来滥杀的。咱们有了重火力,是为了少让弟兄们流血,不是为了逞凶。”
李根生点点头,眼神凝重:“团长,我明白。我会好好训练重机枪班,让这枪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保护更多弟兄。”
演练结束后,1连的M2重机枪成了全团的焦点,其他连队的军官纷纷前来观摩学习。李根生毫不藏私,把训练心得分享给大家,还让重机枪班演示操作技巧。一时间,营地内掀起了学习M2重机枪的热潮。
随着训练的深入,李根生对连队的掌控越来越熟练。他根据M2重机枪的特点,制定了新的战术:将两挺M2分别部署在阵地两侧的高地上,既能防空,又能在地面战斗时形成交叉火力;同时,利用美式吉普的机动性,组建快速反应小组,一旦前线出现险情,立刻带着重机枪增援。
7月30日,第九战区传来紧急情报:日军第6师团、第13师团已抵达湘北岳阳一线,前锋部队距离长沙外围不足五十公里,预计近日将发起进攻。林文澜立刻下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各部队前往预设阵地构筑工事。
李根生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1连官兵出发,前往长沙以北的金井镇——这里是日军进攻长沙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士兵们扛着武器,推着弹药车,沿着公路快速前进。李根生骑着美式吉普,走在队伍最前面,车斗里载着重机枪的零件和弹药。
沿途的百姓看到军队开拔,纷纷拿出食物和水,塞给士兵们:“孩子们,好好打鬼子,保卫长沙!”李根生看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想起了南昌城的百姓,想起了王大锤,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勒住缰绳,回头对士兵们喊道:“弟兄们,咱们手里有最好的武器,身后有百姓的支持,一定要守住金井,守住长沙!”
“守住金井!守住长沙!”士兵们齐声高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抵达金井镇后,李根生立刻勘察地形,选定阵地。他将两挺M2高射机枪分别架在镇东和镇西的山头上,形成交叉火力;步兵则在公路两侧挖掘战壕,设置鹿砦和铁丝网;迫击炮班部署在镇后的高地上,随时准备提供火力支援。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阵地上,士兵们还在忙碌地构筑工事。李根生站在山头上,看着远处的公路,手里握着M2重机枪的枪管,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更加清醒。他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缺枪少弹的残师,而是装备精良的美械锐旅。他有信心,用手中的重火力,给日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山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李根生的目光望向湘北的方向,眼神坚定。他仿佛已经听到了日军坦克的轰鸣声,看到了空中的敌机,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知道,自己和弟兄们手中的M2重机枪,将成为守护长沙的钢铁屏障。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