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15章 阵地拉锯战强敌(1937年·上海)

第15章 阵地拉锯战强敌(1937年·上海)(1 / 2)

援军抵达后,蕴藻浜防线的压力暂时得到缓解。这支援军是从南京调来的第15师,师长陈明轩是黄埔一期生,性格沉稳,作战经验丰富。当天傍晚,陈明轩专程来到33旅指挥部,与林文澜商讨后续防御计划。

指挥部设在一处废弃的民房里,墙上挂着满是标记的作战地图,油灯的光芒在地图上投下晃动的阴影。陈明轩指着地图上日军阵地的位置,语气凝重地说:“林旅长,根据侦察情报,日军后续还会增派两个师团的兵力,主攻方向依旧是蕴藻浜。咱们现在的兵力加起来不足两万人,要守住这条防线,难度很大。”

林文澜点头表示认同,他指着地图上己方阵地的薄弱环节:“陈师长,咱们防线的右翼有一段开阔地,日军很可能会在这里动用坦克集群突破。33旅的反坦克武器不足,只能靠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近战,风险太大。”

两人商议许久,最终确定了“梯次防御、重点布防”的策略:将防线分为三道,第一道由33旅剩余兵力驻守,利用战壕和障碍物消耗日军兵力;第二道由第15师主力防守,配备重机枪和迫击炮,形成火力压制;第三道则安排预备队,随时支援前线。同时,陈明轩从第15师调拨了十门反坦克炮,加强右翼开阔地的防御。

次日清晨,日军的进攻如期而至。不同于以往的步兵冲锋,这次日军出动了三十多辆坦克,在飞机和火炮的掩护下,朝着右翼开阔地推进。坦克的履带碾过战壕,将防御工事夷为平地,日军士兵跟在坦克后面,朝着己方阵地发起冲锋。

“反坦克炮准备!瞄准坦克履带!”负责右翼防御的34团副团长李铁山大声下令。十门反坦克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日军坦克。但日军坦克的装甲厚重,大部分炮弹只能在坦克上留下一道弹痕,只有两辆坦克的履带被击中,瘫在原地动弹不得。

“机枪手,压制日军步兵!”李铁山再次下令。重机枪的子弹像暴雨般射向日军士兵,不少士兵被击倒在地,但剩下的士兵依旧跟在坦克后面,步步紧逼。

林文澜在指挥部里听到右翼的枪声越来越密集,立刻带领旅部直属部队赶去支援。他刚抵达右翼阵地,就看到一辆日军坦克突破了防线,朝着战壕里的士兵碾压过来。“扔炸药包!”林文澜大喊一声,两名士兵抱着炸药包,朝着坦克冲去。

日军坦克发现了他们,立刻用机枪扫射。一名士兵中弹倒下,另一名士兵趁机冲到坦克侧面,将炸药包塞到坦克履带下,拉响引线后迅速卧倒。“轰隆”一声巨响,坦克的履带被炸毁,瘫在原地。

“好样的!”林文澜大喊,带领士兵们朝着日军发起反击。在他的带动下,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跳出战壕,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日军的进攻终于被打退,右翼阵地暂时得以保全,但34团又伤亡了两百多人,李铁山也在战斗中被流弹击中,左腿受了重伤。

林文澜安排人将李铁山抬下去救治,看着阵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心里充满了悲痛。他知道,这样的拉锯战还要持续很久,士兵们的牺牲会越来越大,但他没有退路,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日军每天都会发起数次进攻,每次进攻都伴随着飞机轰炸和火炮射击。33旅和第15师的士兵们日夜坚守在阵地上,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冷水,累了就靠在战壕里打个盹,稍有动静就立刻投入战斗。

有一次,日军在夜间发起偷袭,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冲到了第二道防线前。当时林文澜正在前线巡查,他立刻组织士兵们反击,亲自拿起步枪,朝着日军射击。战斗中,一名日军士兵端着刺刀朝着他冲来,林文澜侧身躲过,同时用枪托砸向日军士兵的头部,将其击倒在地。

士兵们见旅长如此英勇,士气更加高涨,纷纷朝着日军发起猛攻。经过一夜的激战,终于将日军赶出了第一道防线,重新夺回了阵地。但这次战斗,33旅又伤亡了一百多人,林文澜的胳膊也被刺刀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浸透了军装。

陈明轩得知消息后,亲自来到33旅指挥部看望林文澜。“林旅长,你真是好样的!33旅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守住阵地,你功不可没。”陈明轩拍着林文澜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