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沈知意在烤得焦香的吐司上,用巧克力酱和奶油交错地点缀出“0”和“1”的二进制代码图案,中间还画了一个小小的、代表思考的卡通大脑。
陆西辞端着两杯手冲咖啡走近,看到那片“吐司代码”,唇角微扬:“在给AI团队打气?”
沈知意接过咖啡,闻着浓郁的果香,眼神带着期待与一丝忐忑:“嗯,希望今天的算法测试能有突破。赵工说,新模型对微表情的识别率好像有提升。”
陆西辞将自己那杯咖啡推到她面前,拉花是一个简洁的对勾:“放心,我找的团队,从不失手。”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我找的老婆一样。”
沈知意被他突如其来的情话逗得耳根一热,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底却因这份无条件的信任而安定不少。
这带着科技感的“吐司代码”,预示着虚拟制片项目进入了最核心的技术攻坚阶段。陆西辞重金组建的AI算法团队已经入驻联合实验室一周,日夜不停地对动作捕捉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优化。
上午,沈知意和陆西辞一同来到实验室。巨大的屏幕上,流动着复杂的数据瀑布。赵工和AI团队的负责人李博士正紧盯着屏幕上的曲线变化。
“沈制片,陆董,”李博士指着一条开始平稳上升的绿色曲线,语气带着兴奋,“我们调整了神经网络结构,加入了对演员历史表演数据的交叉参考学习。看,对于‘悲伤时嘴角微颤’这个微表情特征点的捕捉还原度,已经从之前的65%提升到了82%!”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测试视频。同样是那个虚拟角色,在接收到“听闻噩耗”的指令后,眼神不再是之前的空洞,而是有了细微的闪烁,嘴角那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下压与颤动,被精准地捕捉并映射出来,虽然还未达到完美,但那份瞬间传递出的悲恸感,已足以打动人心。
“有希望!”沈知意忍不住低呼,激动地抓住了旁边陆西辞的手臂。
陆西辞反手握住她,目光依旧冷静地审视着数据:“82%还不够。我要的是能经得起大银幕特写镜头的考验。继续优化,尤其是眼神光的层次变化。”
“明白!”李博士和赵工异口同声,干劲十足。
技术突破带来的喜悦尚未消散,另一条战线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中午,林薇步履匆匆地找到正在办公室吃简餐的沈知意,脸色凝重:“沈制片,我们之前联系的那家德国精密传感器供应商,刚刚突然通知我们,他们能提供的核心元件数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只能供应原定数量的三分之一。”
沈知意放下筷子,眉头蹙起:“理由?”
“官方说法是产能问题。但我托以前的关系打听了一下,”林薇压低了声音,“似乎是有人向他们施压,开出了我们无法匹配的条件,要求优先供应,并限制给我们的份额。”
沈知意的心猛地一沉。虚拟制片系统对传感器精度要求极高,这家德国公司的元件是关键,临时更换供应商不仅耗时,更会影响整体性能。
“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吗?”
林薇摇摇头:“对方很隐蔽,是通过多层代理操作的。但 tig 太巧了,正好卡在我们技术刚要突破的节点上。”
这绝不是巧合。沈知意立刻意识到,这是“暗网”残余势力,或者是新的竞争对手,在供应链上对他们进行精准狙击。
她立刻拨通了陆西辞的电话。十分钟后,陆西辞出现在她办公室,听完叙述,眼神瞬间冷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