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起星辰”的会议室,此刻更像一个小型联合国。来自德国的“量子像素”首席技术官卡尔,一位不苟言笑、镜片后目光锐利的银发老者;新西兰“维塔工作室”的艺术总监艾米丽,一位扎着彩色脏辫、满身艺术气息的活力女性;还有北美新锐独立工作室“光影魔方”的创始人马克,年轻且充满野心。
沈知意站在主位,从容地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着《时空密码》的核心概念和视觉要求。她没有过度吹嘘,而是精准地抛出了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几个特效场景,直击这些技术狂魔和艺术家的兴奋点。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视觉堆砌,而是能够承载哲学思辨的、有‘灵魂’的特效。”沈知意最后总结,目光扫过在场三位大佬,“这也是我们选择组建‘联合团队’的原因,因为我们相信,极致的创意,往往诞生于不同领域顶尖思维的碰撞。”
卡尔推了推眼镜,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德国人特有的严谨:“沈女士,你描述的‘时间粒子流化’效果,在物理模拟上是可行的,但计算量将是天文数字。”
“计算资源我们可以解决。”沈知意从容应对,“‘辞意资本’已经预订了下一代量子计算云的优先使用权。”
卡尔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但眼神里已有了认同。
艾米丽则对剧中那个基于东方神话设定的“时空守护兽”概念极其感兴趣,拿着电子画笔在平板上一阵狂舞,瞬间勾勒出几个充满想象力又兼具神秘美感的草图,引得众人连连惊叹。
马克更关注技术与叙事的结合点,提出了几个将特效无缝融入剧情节奏的巧妙构想。
会议气氛从一开始的谨慎试探,逐渐变得热烈甚至激烈。三方就技术接口、艺术风格统一、数据共享标准等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偶尔会因为理念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但目标一致——做出前所未有的好东西。
沈知意游刃有余地主持着会议,既尊重每一位专家的意见,又牢牢把控着项目的核心方向。她在技术、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会议间隙,陆西辞端着咖啡晃了进来,很自然地站到沈知意身边,手臂搭在她椅背上,像是无声地宣告主权。他没怎么说话,但偶尔用赛车术语做的类比,总能一针见血地化解讨论中的僵局,让几位外国专家对他刮目相看。
“陆先生,听说您是一位冠军车手?”艾米丽好奇地问。
“嗯。”陆西辞挑眉,“做特效和赛车一样,知道极限在哪,才能更好地突破它。”
最终,在沈知意的斡旋和陆西辞偶尔“神来之笔”的推动下,一份初步的联合工作框架协议达成。这支横跨三大洲的“特效梦之队”,正式集结!
送走几位大佬,沈知意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完了一场高强度的脑力仗。陆西辞递给她一杯温水,指尖轻轻拂过她略显疲惫的眉眼。
“辛苦了,陆太太。”
这个新鲜的称呼让沈知意耳根一热,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底却泛起甜意。
……
工作的紧张告一段落,婚礼的筹备进入了更具体的阶段。按照习俗,双方家长需要一起试菜,确定婚宴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