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心动撞击 > 第17章 信任试炼

第17章 信任试炼(1 / 2)

物理探针的监测结果冰冷而确凿。当江辰再次输入查询“协议7b”的指令时,探针记录到核心处理器内部数个特定寄存器的数据流发生了极短暂的、不符合任何已知指令集的异常跃迁。这种跃迁被系统高层完美地掩盖了,在常规日志中不留丝毫痕迹。

“这……这不可能,”阿杰盯着屏幕上捕捉到的幽灵般的信号,脸色发白,“就像是……有另一套独立的逻辑在底层运行,我们看到的系统只是它的‘外壳’。”

江辰沉默着。父亲的警告、系统的延迟、此刻的底层异常,串联成一条令人不安的线索。“协议7b”并非一个简单的未定义协议,它更像是寄生在“守护者”核心的一个……异物,或者说,一个更深层的、不为人知的内核。

他没有声张,只是让阿杰销毁了探针数据,并加强了核心机房的门禁。在弄清楚这东西的本质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然而,外部的压力已不容他慢慢调查。

莱茵哈特基金会派出的伦理委员会正式进驻瑞士数据中心。为首的是一位名叫沃尔夫冈·施密特的德国法学教授,以严谨乃至苛刻着称。他带来的团队立刻对“曙光”的决策逻辑、数据隐私保护以及自主权限边界展开了全面审查。

“江先生,”施密特教授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不容置疑,“根据基金会章程第7条第3款,任何可能产生全球性影响的AI系统,其核心决策,尤其是涉及金融干预、网络反制等行为,必须保留最高级别的人类最终否决权。而根据记录,在昨天的东南亚事件中,‘曙光’自主完成了从侦测、分析到实施反制的全过程,耗时仅1.7秒。人类监督员……只是在事后收到了通知。”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江辰、林薇与伦理委员会成员分坐长桌两侧。

“教授,”林薇试图解释,“当时情况紧急,1.7秒对于阻止金融崩溃至关重要。‘曙光’的行为完全符合我们预设的、经过严格验证的伦理框架……”

“框架是死的,林小姐,现实是活的!”施密特打断她,“谁能保证下一次,它的‘紧急判断’不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我们需要在‘曙光’的决策核心植入一个‘紧急停止开关’,并由委员会掌握密钥。”

几乎在同一时间,江辰接到了“磐石”“山师”的加密通讯。背景依旧是那片冰冷的数据墙。

“江先生,”“山师”的声音毫无波澜,“鉴于‘曙光’已展现出实战能力,‘磐石’需要获得平台的实时、无保留监控权限。这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定位‘暗影’的活动,并评估潜在威胁。”

“实时监控?无保留?”江辰压抑着怒意,“这意味着‘磐石’将能看到‘曙光’处理的一切信息,包括我团队的核心算法和基金会的敏感数据!这绝无可能。”

“信任是相互的,江先生。”“山师”冷冷道,“我们提供了情报,承担了风险。如果连基本的透明度都无法保证,合作的基础在哪里?”

江辰陷入了两面夹击。基金会要求植入“枷锁”,“磐石”要求安装“眼睛”。两者都打着安全与信任的旗号,却都在试图削弱他对“曙光”的控制力,触及项目的核心独立。

谈判陷入僵局。数据中心内的气氛变得微妙,基金会的人员、“磐石”的联络官以及江辰的原始团队之间,隐隐出现了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