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逆向解析(1 / 2)

运输车队终于联系妥当,高昂的费用让苏宁心头滴血,但十天期限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她没有犹豫的余地。周工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在他的斡旋下,厂里同意放行样机,相关手续正在加急办理。

然而,最大的难题依旧横亘在面前——如何改造这台落伍的国产样机,使其能够替代那台核心部件碎裂的进口设备?仅凭【初级机械原理】和手中这份多年前的图纸,远远不够。

苏宁将自己关在机械厂招待所那间狭小的房间里,图纸铺满了床铺和桌面。她凝视着那些复杂的线条和标注,眉头紧锁。脑海中,【初级机械原理】知识库提供的知识如同散落的珍珠,她能理解单个零件的作用,却难以将它们串联成一个高效、可行的改造整体。尤其是几个关键的运动机构和材料强度要求,图纸上的设计明显存在缺陷或过于理想化。

“不行……这样生搬硬套不行。”苏宁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喃喃自语,“必须彻底吃透它,找到它真正的症结,才能动手术。”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系统界面。那400点启动积分,是破局的关键。

“系统,兑换【初级逆向工程与零件测绘】知识库!”她不再迟疑。

300点积分瞬间扣除!剩余100点。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庞大、更精专的信息流涌入脑海!这不仅仅是原理,更是方法论!如何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现有设备(或图纸)来反推其设计意图、工作逻辑和潜在缺陷;如何利用简易工具进行精确测绘;如何评估材料的疲劳极限和替换可能性;甚至包括一些基于现有条件的、取巧的强化和优化思路!

仿佛一瞬间,眼前那些冰冷的线条和符号被注入了生命。苏宁再看那张传动结构图时,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几处应力集中的设计弱点,以及某个轴承选型可能无法承受长期连续工作的问题。她甚至能根据图纸上的尺寸和标注,在脑海中初步模拟出机器运转时可能出现的振动和磨损情况!

“原来问题在这里!”苏宁眼中爆发出兴奋的光芒,她立刻抓起笔,在图纸的空白处飞快地写下修改思路和替代方案:

· “传动轴A位置,增加辅助支撑点,分散应力。”

· “齿轮b材质建议更换为更耐磨的xx钢(需确认国内是否有替代型号)。”

· “刮青刀组固定方式过于刚性,建议改为弹性微调结构,以适应不同粗细藤条。”

· “润滑系统需加强,尤其高速运转部位……”

她越写越快,思路如同泉涌。【逆向工程】知识库不仅让她看懂了机器,更让她拥有了“诊断”和“开药方”的能力!

就在她奋笔疾书时,房间里的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是陆信从华侨农场打来的长途,信号依旧不佳,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