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要求查看生产现场和那台被封存的机器,这无疑是将矛指向了最敏感的地带。马魁和郑干事眼中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他们坚信,那台粗陋的“非标设备”就是最好的罪证。
一行人来到被贴上封条的作坊。看着那冰冷的封条,合作社的妇女们远远站着,敢怒不敢言,眼神里充满了担忧。
撕开封条,那台由苏宁设计、铁匠粗糙打造的藤条压扁定宽机裸露在众人面前。粗糙的焊接痕迹,简陋的木质框架,几个大小不一的铁制滚轮,在严副局长这等见过正规工业设备的人眼中,确实显得寒酸甚至有些“危险”。
“严局,您看看!这就是他们胡搞出来的东西!”马魁迫不及待地上前,指着机器,“这玩意儿能安全吗?万一转动起来伤着人怎么办?这完全是无视社员安全!”
郑干事也在一旁帮腔:“而且效率也未必真高,可能就是摆个样子,浪费集体资源!”
陆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机器的外观是最大的硬伤。他正要开口解释工作原理和实际效果,苏宁却轻轻碰了碰他,示意他稍安勿躁。
就在刚才,面对严副局长锐利的目光和马魁郑干事的咄咄逼人,苏宁脑海中沉寂许久的系统界面再次主动闪烁起来,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警报,而是清晰地在机器图纸的几个关键连接部位,标注出了红色的【结构薄弱,易疲劳断裂】提示,同时,旁边浮现出一行小字:【消耗50积分,可获取“简易振动应力分析报告”及“结构优化建议草图”】。
50积分!这几乎是苏宁这段时间通过“成功开拓石古镇市场”、“获得省级协会认可”、“凝聚社员人心”等事件缓慢积累的大部分家当!但此时此刻,容不得她犹豫!
“兑换!”苏宁在心中默念。
刹那间,一股微不可查的暖流掠过脑海,关于这台机器几个承重节点在特定转速下可能产生的应力集中数据,以及几处简单的加固方案(如增加三角支撑、更换更粗壮的连接轴等),如同早已掌握般清晰地呈现在她意识中。
就在马魁和郑干事唾沫横飞地抨击机器时,苏宁上前一步,走到了机器旁边,她的举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没有理会马魁,而是面向严副局长,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严局长,这台机器确实简陋,是我们土法上马、摸索改造的。但它并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堪,更不是浪费资源。”
她指着那几个被系统标出的关键部位:“比如这里,主动轴与从动轮的连接处,我们最初用的销钉强度不够,长时间运行在特定转速下,确实存在因振动疲劳导致断裂的风险。”
严副局长原本漫不经心的目光骤然凝聚,他身边一个显然是懂些技术的随行人员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振动疲劳?这种专业术语从一个农村妇女口中说出,实在太违和了!
苏宁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继续按照系统提供的思路说道:“所以,我们后续计划在这里增加一个三角铁支撑,分散应力。还有这里,传送带的张紧度调节机构过于简单,容易松动,影响压扁效果的一致性,我们准备改用螺杆微调……”
她侃侃而谈,将系统提供的几个主要优化点,用尽量通俗的语言解释出来,每一处都直指这台简陋机器真实存在的、甚至马魁他们都看不出的技术缺陷和改良方向。
马魁和郑干事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完全跟不上苏宁的思路,那些什么“应力”、“张紧度”、“微调”听得他们云里雾里,但看严副局长和那个技术人员的表情,就知道苏宁说的绝非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