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 > 第372章 谣诼沸鼎:疑云蔽明月,浊浪覆孤忠

第372章 谣诼沸鼎:疑云蔽明月,浊浪覆孤忠(2 / 2)

“督军明鉴!”鲁石头噗通跪下,老泪纵横,“属下绝无二心!此事实在蹊跷,恳请督军给属下时间,彻查根源!”

“时间?首领和数万将士还有多少时间等你?!”赵督军暴怒,“来人!将鲁石头暂且看管起来!工坊一应事务,由副管事暂代!彻底清查此次事故原因,所有涉事工匠,严加审讯!”

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冰冷的现实扑灭。工坊再次被阴云笼罩,人人自危。鲁石头被带走时,回头望了一眼那堆零件和图纸,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深深的疑惑。他隐约感觉到,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将他和整个工坊推向深渊。

消息几乎同步传到了黑石城。

凌风听完汇报,沉默片刻,吩咐道:“让我们的人,在靖难军内部散布,就说鲁石头可能早已被收买,故意破坏军工。同时,也要隐约透出另一种声音,质疑赵督军急于求成、用人不明、采购环节可能存在猫腻。把水彻底搅浑。”

“城主,那鲁石头……”孙墨匠有些不忍。

“他是个人才,可惜身在敌营。”凌风语气淡漠,“若他能在此次风波中活下来,并且对靖难军彻底失望……或许将来,还有为我所用的可能。但现在,他是我们计划中必要的一环。”

陷阱已然触发,猎物在网中挣扎。凌风站在全局的高度,冷静地拨动着每一根丝线,让局势向着对黑石城最有利的方向发展。湖州工坊的挫折,不仅重创了靖难军的军工计划,更在其内部埋下了猜忌和动荡的种子。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一边湖州工坊的变故,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靖难军这潭深水之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权力阶层。鲁石头被拘,工坊由副管事暂代的消息尚未完全传开,另一则更加隐秘、却更具爆炸性的流言,已如同瘟疫般在军中各级将领和文吏之间悄然蔓延。

流言有两个版本,却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军工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

版本一,言之凿凿地声称,鲁石头看似老实,实则早已被北边黑石城重金收买,其所谓的“改进成功”不过是精心设计的表演,目的就是诱使靖难军投入巨资批量生产存在致命缺陷的武器,最终在战场上自食恶果,其心可诛!

版本二,则更为阴险,它将矛头隐隐指向了赵督军。流言称,赵督军急于立功,好大喜功,在墨渊失败后,不顾实际强行推进,且在关键的材料采购环节,其亲信可能中饱私囊,以次充好,才导致了关键部件的莫名断裂。甚至有人私下揣测,赵督军是否为了掩盖墨渊失败的过错,故意找鲁石头当替罪羊?

这两个版本的流言交织在一起,真伪难辨,却恰好击中了靖难军内部不同派系的敏感神经。原本就与赵督军不睦的钱将军一系,如获至宝,虽未公开表态,但私下聚会时,嘲讽和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而赵督军的部下则愤慨不已,认为是有人故意抹黑,双方隔阂更深。

赵督军本人更是焦头烂额。首领虽未因流言直接斥责他,但召见他时,那冰冷的目光和意味深长的“望你好自为之,彻查清楚,莫负厚望”的话语,让他脊背发凉。他知道,自己已站在了风口浪尖,若不能迅速平息事态,找出“真凶”,不仅地位不保,恐怕性命堪忧。

被临时看押在工坊旁一间杂物房里的鲁石头,对外面的风波一无所知。他蜷缩在角落里,花白的头发散乱,眼神空洞地望着墙壁。一生的清誉、半辈子的心血,顷刻间化为乌有。他不怕死,只怕死得不明不白,只怕这工坊、这数千工匠,因他而受牵连。那个“陈书生”的影子在他脑中一闪而过,随即又被巨大的绝望淹没。现在说什么,都不会有人信了。